韩蕴中
万木尽含阳,花开满路香。 金鸡乘大火,玉兔却亏伤。 至士忧生死,尊卑倏忽亡。 药成朝大帝,服饵灭灾殃。 接下来将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详细解释: 1. 诗句原文: 万木尽含阳,花开满路香。 金鸡乘大火,玉兔却亏伤。 至士忧生死,尊卑倏忽亡。 药成朝大帝,服饵灭灾殃。 2. 译文注释: - 万木尽含阳:形容万物都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生长。 - 花开满路香:形容花盛开时,香气扑鼻。 - 金鸡乘大火
《火记歌并序 其三》是唐代诗人韩蕴中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及人类在这其中应如何自处的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道泰亲承候,阳和始发生:这里的“道泰”意味着宇宙间万事万物遵循的正道,而“承候”则是指接受天时。阳气开始萌发,万物复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律移孟月,斗建守寅行:这里的“律”指的是历法,“孟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苦节歌并序》。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苦节炼成乾,修丹在志坚。 注释:通过刻苦锻炼(苦节),修炼成乾卦之象(乾象征天、阳刚、刚健)。志向坚定如铁。 2. 虎伤龙带血,金杀木无烟。 注释:比喻人因坚持正义而受到伤害,如同受伤的老虎(象征正义的力量)带着血迹;金属会杀死树木而不发出烟气(象征正义的力量摧毁邪恶之物)。 3. 阳盛阴将至,荣来衰自然。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内容如下: 火记歌并序 其二 二九临炉日,乾坤气正交。 金童来克木,土镇水胎胞。 感应相吞啖,和同在意调。 进时加刻漏,退即卦依爻。 注释: 1. 二九临炉日,乾坤气正交:在农历的二九这一天,天地之气交汇在一起,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2. 金童来克木,土镇水胎胞:金代表金属,木代表树木,土代表土地,水代表水域。这里意味着金属克制树木,土地镇压水。 3.
榆树枯死,魁星临卯;三无正是时。 榆树枯萎,魁星降临卯地,这正符合天干地支的运行规律。三无即“无始”、“无终”,表示事物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也意味着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日魂和月魄,龙虎自相持。 太阳和月亮的魂魄相会,就像龙和虎在天空中对峙。这里用“龙虎”象征阴阳两极,它们相互争斗、较量,象征着天地间的斗争和平衡。 大壮成规矩,花开向桂枝。 大壮之象形成一种规范,就如同花朵绽放向着桂花树
注释:火的记录歌并序,其八。 小吉柄天符,阴来遁积孚。 天帝的小吉,是掌管上天符命的人,他阴来遁积孚。 金公凑筋髓,朱鸟握机枢。 金公是主管人身体的精气,朱鸟是主司人的魂魄的神灵。 道体同天地,冲和药在炉。 道与天地同体,冲和的药在炼丹炉上。 莫将为变化,服饵死皆苏。 不要妄为变化,服用此药就能起死回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题“火记歌并序”,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火的生成、变化过程,表达了对事物循环往复、盛衰兴替规律的深刻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复始才阳发,循环顺节移。 火从地中来,阳气开始升发。 龙潜腾未得,虎伏叫声希。 龙和虎都是动物,它们潜伏在地下时,声音稀少。 二气相方会,三花兆启期。 阴阳两种力量相遇,天地间出现了祥瑞之兆。 火盈临九数,亏折却来归。
重历纯元地,阳潜造六寒。 三旬攻荐至,六九始成丹。 金榜书名字,仙宫立醮坛。 厌离人世患,羽化去乘鸾。
上六居坤位,阴阳括始终。 帝男精作髓,离女血殷红。 二八当交合,三人义不同。 开炉看至宝,服即变衰翁。
冷气伤时物,阴来万木凋。 菊花寻戊己,赤血斩龙腰。 剥烂将为土,离铅见即消。 苦心修至道,莫恨路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