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㒜
【解析】 本诗是诗人客居金台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所感、所思。 第一句“去年除夕客金台”,点明作者与家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金台即今甘肃榆中县,这里指代家乡。 第二句“今夕江南予告回”,说明作者是被贬谪之人,现在才回到江南,所以称“予告回”。 第三、四句写自己两年来的心情变化,“两岁”是指两年,“愁里过”指的是愁绪中度过,“五更春入梦中来”的意思是说,当夜的五更时分,春天的气息就进入梦乡。
诗句释义如下: 在明朝哪个时期可以发现隐士?当我踏入东皋之地,便感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 译文: 在明朝哪个时期可以发现隐士?当我踏入东皋之地,便感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 关键词注释: 1. 明时何处著遗贤:指在明朝时期,那些被遗忘的贤能之士在哪里? 2. 路入东皋地自偏:我走入东皋的土地,感到它与世隔绝,与众不同。 3. 十亩山田和玉种:拥有十亩的山田,就像玉石般精心种植。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晚泊杨村 蔡村才过又杨村,近海河流似马奔。 注释:刚刚经过蔡村,又来到了杨村,靠近海边的河流奔腾不息,就像骏马疾驰。 百里桑麻迷绿野,几家灯火伴黄昏。 注释:在绿色的田野上,成百上千的桑树和麻草被风吹拂着,远处的村庄里,几户人家的灯火陪伴着傍晚时分。 水因东折成丁字,人自南来类鸟言。 注释:因为海水向东流
【注】 宿灵岩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为晋代著名僧人慧理所建。 径:小路。万壑:指山谷。 翠微:青翠的山色。深通:深深地通到。 上界:佛教语,指佛的世界。 阙:宫阙,指山峰。 古殿:指寺庙中的古老建筑,这里指寺院本身。 基:遗迹。 断碑:残损的碑石。 王事:皇帝的命令或差使。王事劳行役:为朝廷办事而辛劳。 浮生:即“浮名”,指名利、名誉等身外之物。半日闲:半天的时间。 赏析:
秋来久与立之不会辱诗见寄 客途连日阻相从,信是高踪未易逢。 深院棋声常寂寂,曲阶花影自重重。 才因分定生来拙,身为官闲老去慵。 拟向良宵赊月色,清樽白下共移舼。 注释: 秋来久与立之不会辱诗见寄:秋天来临,我很久没有和李立之见面了,他给我寄来了一首诗(书信)。 客途连日阻相从,信是高踪未易逢:客居旅途,连续几天不能和他相见,真是难以遇到像他这样有高远志趣的人。 深院棋声常寂寂,曲阶花影自重重
【诗句释义】 1. 小斋连日故人稀,雪满江城积尚飞。 - 小斋:指诗人的居所。 - 连日故人稀:形容近来朋友很少来访。 - 雪满江城:形容大雪覆盖整个城市。 - 积尚飞:形容积雪很厚,像要飞起来一样。 2. 花扑半窗银作片,光摇四座玉成围。 - 花扑半窗:指雪花落在窗户上,如同花朵一般。 - 银作片:银色的雪花像碎片一样。 - 光摇四座:形容雪花在灯光下闪烁摇曳。 - 玉成围:形容雪花晶莹剔透
【注释】: 1. 沛县:即今江苏省徐州市。泗亭驿:在宿城西北,为古代驿站。 2. 维舟:系船。当:面对。泗水:即泗河,古泗水县(治今江苏沛县东)境内河流,源出淮河。炎蒸:暑热。 3. 砧杵:捣衣用具,用木棒或石块击打使米浆成团。孤城:指边远荒凉的城池。 4. 别浦:分别的渡口。灯:灯火,这里泛指渔火,借代捕鱼。 5. 客愁闲可遣:客中忧愁闲散无事可以消遣。 6. 乡梦远难凭:故乡之梦遥远难以实现
江学士柬之侨居草亭 何处堪吟眺,迥然江上亭。 水连天去碧,山冒雨来青。 好鸟鸣相和,闲花落自馨。 更阑宵烛起,点点乱疏星。 注释: 1. 江学士柬之侨居草亭:江学士是诗人的朋友,他们共同居住在一个草亭里。 2. 何处堪吟眺:什么地方可以吟咏眺望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迥然江上亭:江上的草亭显得格外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4. 水连天去碧:江水与天空相接
【解析】 此诗为登泰山时所作。首联写泰山的雄伟;颔联写泰山的自然风光;颈联写泰山的人文景观;尾联抒发诗人对登泰山的热爱之情。 “齐鲁名山仰岱宗”,泰山,位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因山顶有一块形似古代帝王坐榻的大石而得名。 “崚嶒万仞玉芙蓉”,形容泰山巍峨壮观、秀丽多姿。 “月明海旷连三岛,云净天空插数峰”,以写景为主,写日观峰之高,夜观峰之奇。 “白石谩留名士篆,苍松何用大夫封”
【注释】 旧隐:指作者过去的隐居地。 旧:从前,过去。 横:低伏,低下。 林塘数亩宽:树林和池塘有几亩宽。 地卑车马寂,江近水云寒:车子行走在山下,声音很寂静;江水靠近,水雾很寒冷。 勋业:功劳事业。 铜镜:古时用以照容的镜子。这里比喻自己的功业。 拂钓竿:把鱼竿甩出去,意为放弃功名,归隐山林。 欲归:打算回家。 归未得:不能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