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㒜
【注释】 蓬莱:指仙境。侍臣班:指朝廷的官员行列。出处间:指仕途的升迁或隐退。老去俗尘终不染:指人到晚年,不受世俗的污染。闲来幽事颇相关:闲暇的时候与一些隐逸之事有关。九重金阙:指天子所居之宫。百丈丹崖:指山崖上的红色石岩。攀:攀登。别后可胜乡国望:离别之后,家乡和国家更加思念我了。白云红树绕龙山:形容家乡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谪到潮州之时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张方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志向。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驷马高车炫锦衣,乡人争迓长卿归。” - “驷马高车”:形容车辆豪华,四匹马拉的车显得格外气派。 - “炫锦衣”:炫耀华丽的衣服。 - “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辞赋家,以文才卓著而闻名。 -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穿着华丽服饰,骑着马车归来的情景,引起了乡人的热烈欢迎。 第二句
诗句: 雨馀秋色满皇畿,荐棘重围掩夕扉。 译文: 雨后余晖的秋色铺满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重重的宫墙和荆棘般的围墙将夕阳的余晖完全遮住。 注释: 本诗描写了京城秋天的景象。雨后的秋色让皇城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色彩。重重的宫墙和荆棘般的围墙将夕阳的余晖完全遮住,给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这是对皇帝深宫生活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秋天的景色,以及皇帝深宫中的生活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思想情感。 “故人名重沈休文,为问秋来瘦几分”,诗人在与沈禹玉的书信中,首先询问沈禹玉近来的情况。沈诗中的“瘦”字,既指自己因相思而消瘦,也暗喻沈禹玉因思乡而消瘦。接着,诗人又以山色卷帘、雨声欹枕作比,写自己的愁思之深。 “枯棋三百坐成隐,美酒十千愁易醺”
过高邮湖 片帆轻飏晚风前,秋水微茫远接天。 十里败荷初过雨,一堤衰柳尚含烟。 沽来浊酒能盈缶,买得鲜鳞喜就船。 醉后却思秦国士,还从渔父说当年。 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片帆轻飏晚风前:描述一幅宁静的湖泊景色,一艘小船在晚风中轻轻飘扬。 - 秋水微茫远接天:形容湖水辽阔,与天空融为一体。 - 十里败荷初过雨:描绘了雨水过后,荷花残败的景象。 - 一堤衰柳尚含烟
诗句赏析: - 一峰高耸隘乾坤:形容泰山山峰之高耸,如同能够阻断天地之间的界限。 - 宇内名山此独尊:强调泰山在宇宙之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崇高的声誉。 - 曙色凌晨开日观:描绘日出时分,天边初露曙光的美丽景象。 - 岚光经岁锁天门:表达泰山云雾缭绕,历经岁月依然如故的自然美景。 - 远疑云雾人难到:通过“远疑云雾”表达了登山时对于云雾重重的迷茫与期待。 - 近若星辰手可扪
【注释】 会稽:今属浙江。古郡名,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铸剑而得名。 宦途:指仕途。应不:应当。惮驱驰:不怕奔波劳碌。 地当山水俱佳处:指会稽山和镜湖(鉴湖)一带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 功名:功业和名声。始遂时:达到目的的时候。 公事:公务。简宜:简明扼要。对酒:饮酒。 客怀:诗人的情怀。闲好:闲暇时好做。哦诗:吟咏诗歌。 亲交谊重君恩渥:亲戚朋友情谊深厚,皇帝恩宠有加。北望:向北眺望。悬知
【注释】 ①联镳:指同乘一马。②两过家:两次经过家乡。③祖席:饯行之宴,这里指送别宴会。④冲飞雪:冲天飞雪。⑤仙槎:传说中的木筏子。⑥泛:泛舟。 【赏析】 此是送同年进士缪尚质归吴之作。诗人在京城时与缪尚质交游,后因科考得官,而缪尚质却落第南还,故作此诗相赠。全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清幽高洁,语言明丽自然。 首联“忆从联旆上京华,已羡承恩两过家
【解析】 “暇日过天宁东院”一句,从字面上理解,“暇日”是指空闲的时间,而“过天宁东院”则表明诗人是在闲暇的时候去拜访天宁寺的。“棋局诗囊在处携”,意思是说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有闲情逸致,就携带着棋盘和诗袋,随时都可以下棋吟诗。“投闲几度过招提”,意思是说有时候也会找个清静之处,放下世俗的纷扰,去拜访寺庙。 “凉分半榻竹风细,香散一帘花雨迷”两句,写寺院中的景色。“凉分”是指凉爽的风
草堂不借浣花溪,祇在荆溪溪水湄。 注释:这里的“荆溪”是指荆山之溪,也就是指诗人隐居的地方,而不是浣花溪。 地僻境将心共远,山深云与意俱迟。 注释:因为地处偏僻,心境与世隔绝,所以感到心情沉重,仿佛与外界隔阂;山高谷深,云雾缭绕,让人的思绪也随之变得迟缓。 采芝纵有饥堪疗,对竹应无俗可医。 注释:虽然采集灵芝可以治疗饥饿,但是面对竹子却无法治愈世俗之病。 我亦平生惬真赏,归来已办买山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