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
【注释】 1. 《题江浚远晚翠堂卷》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江浚远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他的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2. 这首诗共四十六句,分为八段,每段四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十六行,共计六百九十四个字。 3. 北风落木千山空:北风席卷着飘零的树叶,使得千山都显得空旷寂寥。 4. 自言老去才力减:诗人感叹自己年岁已高,才力大不如前。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题方壶画》。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句“方壶老人年九十,醉把金壶倾墨汁。”描绘了一位九十岁的老人,他手持金壶,倾注着墨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表现老人的豪迈气概和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染得蓬莱左股青,烟雾空蒙树犹湿。”描述了老人在金壶中将墨汁染得如同蓬莱仙境一般美丽
峨眉山,高耸入云霄,云雾缭绕百二十里。 盘山的小路千万回折,奇形怪石如朵朵青莲般绽放。 黄金狮座矗立在山巅,白银象驾翩翩飞舞来。 晨钟暮鼓声声入耳,风过林梢水鸟皆谈论玄妙。 十座崖壁雾气缭绕见玉佛,六时天乐朝拜金仙。 月牙挂在树上光影交错,平羌寺影倒映秋水寒凉。 眼前胜境难以形容,宛如画中景象令人神往。 吾王在此受封国位,佛法大法传承从灵山。 愿君记得灵山之语,五十四州普降化雨恩泽。
诗中描绘了一幅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瀑布的飞流、阳光下的雪山、雨声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第一句“九江西来庐山高”,描绘了庐山地势的险峻与壮观。 - 第二句“飞流喷薄翻银涛”则形象地展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磅礴气势,如同翻滚的银涛。 - “白日松头雪花落”以雪喻瀑布之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 “青天雨脚秋声号”
注释: 1. 自我初陟浮丘峰,十年往还如梦中。 - “浮丘峰”是泰山的一个高峰,诗人第一次登临此地。 - “十年”指诗人在此地停留了十年的时间,仿佛在梦中一样。 2. 向来朱颜今白发,只有山色当时同。 - “朱颜”是红润的面容,“白发”是年老的头发。 - “只有山色当时同”表示诗人与山的颜色相同,都是自然的本色。 3. 青桤丛边数间屋,夜夜白云檐下宿。 - “青桤”是一种树,“数间屋”是几间房子
张一村画山阴的岩窟图, 张侯写山,工写奇景;笔力可追王大痴。 鲈鱼江头,一斗酒后墨花散作秋淋漓。 前峰峻峭如束竹笋,后峰盘绕无尽。 突马方惊滟滪高,啼猿忽觉蓬莱近。 水风离开,犹如锦屏;峡泉历历,如鸣瑶筝。 幽葩自炫清晨露,小草不奈繁霜零。 兵馀僧舍,总摇落;空林见楼阁。 十年碌碌走湖城,重忆山阴旧岩壑。 秋来日日愁炎蒸,解衣思濯松风清。 轻包锡杖从此去,何处水边无月明。 注释:
诗句释义: 为竹心道人赋绿猗堂 竹心老人喜爱竹子,亲手栽成许多竹子。 古色斑斓的竹林映照在翠绿色的窗帘上,金黄的光斑落在秋天的屋檐上。 满天明月下子乔笙吹奏,半窗凉雨中官奴烛燃烧。 老人积累的书籍像金子一样珍贵,竹边每放三千卷的书。 每天开门询问他的安全情况,时时呼酒品尝新鲜的绿酒。 倚着醉意长歌淇澳篇,驱除忧愁不买玲珑曲。 大儿子正辞去吏部郎的职位,小儿还没有食用朝廷的俸禄。 传家清事托吟编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山君夜移东海水,分得灵泉白云底。 老禅卓锡住泉头,坐看泉流与云起。 湛湛寒光玉镜圆,波心照见苍龙眠。 半峰秋色漾晴雪,五丈石影浮青莲。 南岳枯湫何足数,惠山断浣侵草莽。 幻人跑虎笑寰中,何物品茶夸陆羽。 真源下极沧溟深,欲探其委谁能寻。 泾清渭浊那复辩,流行坎止俱无心。 我求范老读书处,遂向云中问归路。 久嗟尘海混凡流,细酌清泠得真趣。 临池载拂焦尾桐,水云弹彻潇湘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任少监百马图》。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百马图,通过画面展现了马的形象和特点。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燉煌水涸龙驹伏,未央厩前秋草绿。——敦煌水枯竭,龙驹伏地,未央厩前的秋草已经变绿。 2. 驴驼负石玉门关,旧苑空馀三十六。——驴和骆驼背着石头经过玉门关,旧时苑囿只剩三十六。 3. 忆昔高皇马百疋,騊駼车府无监牧。——回忆起当年玄宗皇帝拥有三百匹马,騊駼车府却没有监督饲养的人
【注释】 东坡:苏轼。赤壁:指湖北黄州附近的赤壁,三国时著名的战场,后成为游览胜地。 神斧:神话中能开山劈石的神奇之斧。 西风:秋季的主风。扫空碧,形容秋高气爽。 眉山:四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是苏轼的故乡,他曾任眉州知州。 谪:被贬谪到某地居住、劳动或做官。了文墨,指写文章。 顾义不顾害:意即重义轻利。顾义,看重道义;不顾害,不计较个人利害。 策题:指策问,考试中对问题的回答。谤息:诽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