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
题绍禅师清碧山房 近峰如黛接平沙,蔀屋翛然道者家。 万顷雪波鱼散子,半帘山雨鸟衔花。 金灯夜照胡僧锡,银汉初回汉使槎。 自古清江幽胜地,会分禅室课楞伽。 注释: 1. 近峰如黛接平沙:形容山峰靠近,颜色如同深黑的眉毛画在白色的沙地上。 2. 蔀屋翛然道者家:指一个简陋但清净的道观,出自《庄子·逍遥游》。 3. 万顷雪波鱼散子:形容湖面像被万顷白雪覆盖的波浪,鱼儿在其中自由游动
【诗句释义】 送叶无传住在枫桥寒山寺, 何处招提隔着远山峰?苏州城外有灵踪。 云埋虎阜千年石,月落枫桥半夜钟。 寒雁叫残沙漠漠,昏鸦归尽树重重。 泊船不见题诗客,楚水吴烟自淡浓。 【译文】 送别叶无传住在枫桥寒山寺, 哪里寻找招提寺在遥远的山峰上? 苏州城外有灵迹的踪迹可寻。 云层遮住了虎丘山上千年的石头, 月亮落下时寒山寺传来半夜的钟声。 寒冷的雁叫声使沙漠更加荒凉,
【注释】: 玉户玲珑巧制裁,冰壶皎洁绝纤埃。——玉户:指仙女的居所。冰壶:晶莹剔透的玉壶。皎洁:清亮明亮。纤紲(fán):细小的东西。 千秋不解昆崙冻,七日惊看混沌开。——昆仑山:神话传说中的世界名山,在今青海境内。混沌:传说为一团气。 花散琼台春不尽,光浮银海月初来。——琼台:指仙女居住的地方。银海:形容月光如海,波涛滚滚。 道人坐久心源净,一水泠泠晓定回。——道人:修道的人。 【赏析】:
次韵答沈白云 一自长干送别时,几看明月到岩扉。 黄金可就仙难学,白雪重歌和转稀。 洗剑沧江龙气湿,步虚清夜佩声微。 谁能谢却人间事,独数留侯早见机。 注释: 次韵答沈白云(应和沈白云的诗) 自从长干送别的时候起,几次看到明月照到了岩门。 黄金可以追求神仙但很难学习,《白雪》之歌重新唱起来已经少了一些。 洗剑在沧江上,龙的气息都湿润了;踏着虚空,清夜的佩带声音很细微。 谁能把人世间的事情都抛开
注释: 越城:指浙江绍兴。 瞬(shùn):姓,名不传。 还越:指送瞬上人返回越州。 禹穴: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地方,在今浙江绍兴西南的会稽山阴。 太史:传说中记载历史的官职,这里指春秋时吴国太史申胥。 曹娥碑:东汉安帝时,浙江桐乡县人曹娥溺水而死,她的父亲曹盱沿江痛哭,投江寻尸,后被救出,立石碑以纪念他。 归鸦:乌鸦,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佳菊:指美丽的菊花。 丛林:树木丛生的地方。 天台:山名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御赐的诗歌后,感慨自己虽身处禅境却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禅宗的向往。 坐卧经行总是禅,身闲不出寺门前。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我如何修行、如何静坐,都无法达到真正的禅境。即使我身处寺庙之中,也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这里的“禅”是指佛教中的禅定,是一种修行的境界。而“身闲”则表示身体自由,不受束缚。所以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身处寺庙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是写景:“四明南下水悠悠,三月龙江送去舟”。诗人把“龙江”作为背景来描写,渲染出一种离愁别绪。“龙江”,即浙江。三、四月间正是江南梅雨季节,诗人用“南”字,不仅点出地点,还暗示了气候,更衬托出诗人对陈中复的不舍之情。颔联“折柳独怜今日别,看花重忆少年游”是写离别情景:诗人在龙江畔折柳相赠,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而“看花重忆少年游”,则是说陈中复此次远去
次韵答灵隐禅师 沈沈莲漏滴初乾,忽忽天涯岁又阑。 贝叶读残香篆尽,梅花吹断角声寒。 旧文每许闲人录,新句宁容俗眼看。 共喜太平林下客,暮年生计托蒲团。 注释: 1. 沈沈:形容时间流逝缓慢,仿佛水滴在莲蓬上落下的样子,声音低沉而悠远。 2. 忽忽:形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让人感到时间匆匆。 3. 天涯:指远方,这里指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灵隐寺相隔遥远。 4. 贝叶:佛教经典的一种,常用于诵读。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次韵答康郡马》的第二部分。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支许三生是旧游,远征何必动新愁。 支许三生是旧游,这里的"支许"可能是指地名,而"三生"则可能指的是前世。这句话意味着,你们之间的友情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即使是在遥远的距离之外,也不会改变。所以,你不必为远征感到新的忧愁,因为你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足够坚固。 2.
【注释】: 1. 大荒:指遥远的边荒之地。南去渺烟沙:意为向南远行到边荒之地,只见一片烟雾弥漫的沙地。 2. 奉使槎:指奉命出使远方。乘奉使槎:意为乘船前往边荒之地。 3. 支遁室:即陶渊明的“支遁室”。支遁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4. 邺侯家:即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家族。 5. 风清:意为清晨的风很清新。晓殿陈三策:意为在早晨的大殿上陈列了三种计策。 6. 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