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勉
注释:荷花盛开,散发出阵阵芬芳。鸳鸯双双相随,迎接着清晨的阳光。比金滩溪水边的美景更加迷人,时而还能见到穿着华丽服饰的人经过。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首句“芰荷开处”是说荷花盛开,第二句“鸂鶒双双”是说鸳鸯双双相随,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三、四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荷花之美。最后两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 第一句:描述了荷花的颜色和环境。"赪霞翠雾护莲房",这里的"赪霞"指的是红色,"翠雾"指的是绿色,都是形容莲花的颜色。"护莲房"则暗示这些莲花是紧密相连、互相保护的。 - 第二句:"风度晴漪漾日光",这句诗描绘了水面上的景象。"风度"可能是指荷花的风姿,而"晴漪漾光"则形容水面上的波纹和阳光反射的样子。 - 第三句:"好是昆明池上见"
【解析】 题莲 其三,此诗应为《题莲》。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飞来白鹭傍红莲,宛在华峰玉井边。第二句是全诗的核心,“亦有花开逾十丈”是写荷塘中荷叶茂盛、莲花繁盛的景象;“可应得见藕如船”是说荷叶茂密、莲蓬高耸,仿佛能看见像小船一样的莲蓬了。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由对荷的赞美而联想到人生的一种境界。 【答案】 译文:飞来的白鹭停在红色的莲花上,就像站在华山峰顶的玉井旁边
【注释】 新梢:新长出的嫩枝。捧日:捧承太阳。亭亭:形容直立貌。直节:挺直的节。解箨:笋脱壳。云霄:高空。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以竹比人,以人的高风亮节来比喻竹子的高洁品格,赞颂了竹子那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雨打的刚直不阿的精神。 首句“密叶新梢长结阴”,写竹树郁郁葱葱,绿叶茂盛,新梢上结满厚厚的树荫;第二句“亭亭直节出平林”,用拟人手法写竹树挺拔向上,直插云霄
【诗句释义】 盛时多令节,佳会未能违。 鸣佩趋清禁,联班近紫微。 大官应早到,方朔岂迟归。 华馆开朝宴,清尊对夕晖。 运交金伏火,暑赫汗沾衣。 玄鸟先秋去,苍蝇傍席飞。 羽觞从数劝,䊵扇不停挥。 明日南行客,欢筵似此稀。 【译文】 在盛时多令节,佳会未能违。 响着玉佩走向朝廷,连着班站在皇宫前。 大官应早早到齐,方朔岂能迟归。 华美的宾馆开放朝宴,清澈的酒杯面对夕阳。 运势交合如火焰燃烧
淇园暑雨 碧树琅玕翠作团,不胜酷暑叶声干。 须臾霖雨从天降,信有人间六月寒。 注释: 1. 淇园:即淇水之滨或淇河之畔的园林,这里泛指一个清凉的地方。 2. 琅玕:一种美玉,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3. 翠作团:形容树叶翠绿如团。 4. 不胜酷暑:无法忍受酷热。 5. 须臾:片刻之间,形容时间很短。 6. 霖雨:长时间的降雨。 7. 信:确实、的确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1) “老干凌云”的意思是:老树挺拔地直插云霄,疏竹密林自成一景。“老干凌云”是全首诗的中心意象。 译文:老树挺拔地直插云霄,疏竹密林自成一景。苍藤翠叶岁月悠长,历尽沧桑却依然葱绿。不要言说冬末春初萧瑟凄清,历经风霜雨雪却依旧繁茂。 赏析:作者以“老干凌云”“疏篁自作林”的意象来表现自己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
注释: 渭水秋风:渭水的秋风,指的是秋天的渭水。 古木修篁绿荫稠:古木和修竹(竹子)的绿叶浓密。 一川浩浩自东流: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地从西边流向东边。 锵金戛玉清如许:清脆的声音像金属和玉石碰撞一样响亮。 不为狂风也似秋:不是因为大风而显得凄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首句“古木修篁绿荫稠”,诗人以古木与修竹为背景,描绘出一片浓密的绿色
注释:潇湘竹二绝为谢大尹尊甫尚哲题 其二 江边修竹绕云林,三径翛翛翠色深。 何日归来寻旧隐,看云坐石话同心。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谢大尹尊甫尚哲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萧”字起兴,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景色。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竹比作人一样具有情感和思想,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潇湘竹二绝为谢大尹尊甫尚哲题 其一 注释:论文作赋与吟诗,还是当年游泮时。一任京华今皓首,不如在东篱旁悠闲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岳父的,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诗中“论文作赋与吟诗”,指的是他年轻时的学习经历;“还忆当年游泮时”,则是回忆起他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然而,现在的他已经白发苍苍,无法再回到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因此,他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