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玉
《无题次刘钦谟韵》是明朝诗人林廷玉的作品。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的详细阐述: 1. 诗句原文: 帘栊摇曳五更风,起看长庚已在东。 杨柳暮烟隋别馆,梧桐夜雨汉离宫。 云低伏枕愁梳绿,尘满香奁懒傅红。 又是一春虚负却,几声啼鸟夕阳中。 2. 译文: 在清晨五更时分,帘栊随风摇曳。我起床一看,发现长庚星已经出现在东方。 傍晚时分,杨柳笼罩着烟雾,那是隋朝的别馆;梧桐夜雨,汉离宫的凄凉可见。
注释: 次廖师贤进士十日再登乌石山韵:次指跟随,廖师贤是人名,进士是科举的称号,十日再登乌石山韵是说作者十天前已经登上过一次乌石山。 乌山还命酒,兀坐对奇峰:乌山是地名,还命酒是指回到家乡喝酒庆祝,兀坐是对山峰静思,奇峰指的是奇特壮观的山峰。 遇节须行乐,寻幽莫厌重:逢年过节的时候需要快乐,寻找隐居的地方不要嫌远。 寺深松竹护,碑古藓苔封:寺庙很深,有松树和竹子的保护,碑上的苔藓覆盖了文字
泉石野音 谢事归来早,深居远是非。 雁衔秋色到,鸦带夕阳归。 水落江形瘦,山高树影微。 行藏宜任理,与愿不相违。 注释: 1. 谢事归来早,深居远是非:辞去官职后,早早地回到了家乡,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2. 雁衔秋色到,鸦带夕阳归:大雁飞来衔来了秋天的气息,乌鸦带着夕阳返回了巢中。 3. 水落江形瘦,山高树影微:当江水干涸时,江面显得消瘦;当山峰高耸时,树木的影子变得微小。 4. 行藏宜任理
【注释】 郊望:眺望郊外。 㲼(huì):船停靠岸边的样子。 汀:小洲。 林麓:树林与山麓之间。 陂塘:池塘。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的田园诗,描写春天郊外的景色。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是在早晨起来后,作者站在野外眺望远方。次句“海船来港”,用海船靠岸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春日里海船来到海边的热闹景象。第三、四句写野鸭下溪,喜鹊筑巢的情景。最后二句写水面上飘动着浮萍和远处传来的渔歌之声
林泉杂咏其二 远雁依萑渚,危樯度晓风。 人行江路上,春在鸟声中。 烟雨来天北,云霞绚海东。 草衣陶靖节,揩眼看花红。 译文: 远行的大雁依偎着芦花丛生的洲渚,高高的船桅穿越晨风飘向远方。行人行走在江岸小路上,春天的气息弥漫于鸟儿的鸣叫声中。 烟雾迷蒙地笼罩着北方的天空,天空中的彩云与大海东侧的云霞交相辉映。穿着草鞋的陶渊明,擦去眼边的泪水看那鲜艳的红花。 赏析: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 - "淮水"指淮河,中国一条重要河流;"汤汤"形容水流浩大、连绵不断。"金城"可能是指淮安,古时以坚固著称的城市。"雄峙"意为雄伟地矗立。整句描绘了淮河之水宽广而深远,如同没有尽头般奔流不息的场景。 2. 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 "帆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和帆布,"晚趁"意指在傍晚时分乘船经过
正德丁卯十月十七日寓恩平行台 凯还当日费经营,三十馀年得太平。 到处金旗闲夜月,谁家砧杵送秋声。 黄茅瘴起浮巇巘,碧海潮来绕近城。 最是一般寥落甚,晚风疏雨逗羁情。 注释: 1. 凯还当日费经营:指凯旋归来的那一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2. 三十馀年得太平:指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战争之后,终于迎来了和平时期。 3. 到处金旗闲夜月:指在夜晚,到处都是飘扬的金色旗帜,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4.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萝薜门深昼亦关,红尘何路到空山。 - 注解:形容门虽被蔓草覆盖,但依然通向外界,表明虽然环境幽静,但仍无法完全隔绝尘世纷扰。 2. 高超瀛海三千界,远隔巫峰十二寰。 - 注解:用“高超”和“远隔”来描述距离遥远,意味着诗人身处的世界与外界有着很大的差异或距离。同时,“瀛海”和“巫峰”都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或高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世界或是他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圣节朝贺 一曲钧天侑九霞,长生岁岁庆官家。 黄金鳷鹊迷云气,白玉芙蓉驻露华。 烛影旌旗虬偃蹇,星明剑佩蚁横斜。 南山愿效诗人祝,袜线深惭荷宠嘉。 注释: 1. 一曲钧天侑九霞:一曲音乐高扬,伴随着九彩霞光。 2. 长生岁岁庆官家:祈求长寿,每年岁岁都为官家庆祝。 3. 黄金鳷鹊迷云气:黄金色的乌鸦在云中飞舞,迷失了方向。 4. 白玉芙蓉驻露华:白玉般的荷花停留在露珠之上。 5. 烛影旌旗虬偃蹇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阿伧日日醉仙螺,春兴毸毸可奈何。 - 阿伧(Alcantara): 古代诗人,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2. 水漫溪桥分绿远,鸟来山坞落红多。 - 水漫溪桥:河水泛滥,淹没了溪流上的桥梁。 3. 东风吹柳千村静,丽日行天六幕和。 - 东风:春风。 4. 老我得归尘虑息,也随樵叟学山歌。 - 老我:形容自己年纪渐长。 赏析: 《沙溪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