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
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桂馆连云迷望景,凤箫吹月蔼高楼。
西风拂拂寒光薄,到处朱帘不上钩。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 - “淮水”指淮河,中国一条重要河流;”汤汤”形容水流浩大、连绵不断。”金城”可能是指淮安,古时以坚固著称的城市。”雄峙”意为雄伟地矗立。整句描绘了淮河之水宽广而深远,如同没有尽头般奔流不息的场景。

  2. 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 “帆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和帆布,”晚趁”意指在傍晚时分乘船经过。”人烟岸”可能指岸边城镇或村落,”鸿雁”指候鸟,冬天南飞。”薍荻洲”是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可能是诗歌中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傍晚时分沿河航行的情景,以及冬季候鸟在湿地栖息的画面。

  3. 桂馆连云迷望景,凤箫吹月蔼高楼。 - “桂馆”指桂花盛开的院落或建筑,通常与秋天相关联。”连云”表示非常之高远。”凤箫”是一种古代乐器,”吹月蔼高楼”形容夜晚音乐伴随月光,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

  4. 西风拂拂寒光薄,到处朱帘不上钩。 - “西风”代表秋季,天气渐冷。”拂拂”形容风声轻扬。”寒光薄”暗示夜晚的光线昏暗。”朱帘”指红色的帘幕,可能用于遮挡寒冷的风。整句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景象,风势虽强但并不刺骨,人们为了防寒而将帘子拉上了。

译文:

淮水的河水滔滔不绝,如金城的城墙雄伟地矗立在流水之中。
船只在傍晚趁着人烟稀少的水岸前行,鸿雁在冬天依赖着芦苇丛生的沼泽地栖息。
桂花盛开的院落高入云端,让人迷失于望中美景;夜晚吹奏着凤箫的音乐伴随着柔和的月光,显得格外迷人。
秋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意但不足以使人感觉寒冷;处处可见的红色帘幕已经收起,不再让寒风进入室内。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动态描写,展现了一幅秋天的淮河流域风光图。诗中运用了“淮水”、“金城”等关键词,不仅描绘了河流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历史名城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候鸟和夜间活动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动感。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如“桂馆”的红帘与“西风”的寒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整体上,诗作不仅捕捉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与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