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
【注释】晦:阴历月底。荠(jìn)麦:野菜。夹植:两边种植。 【赏析】《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二首》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春末夏初景色,以春光消逝来比喻国事衰败;第二首则写沿途见闻,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忧虑。 “情牵物役祗匆匆”,意思是说自己被事物所牵系而急忙地赶路。“情牵物役”是指自己被外界事物所牵累,“祗”同“只”,“匆匆”即匆忙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匆忙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对重点词句的分析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意象分析其意境及作用,同时注意要与标题联系起来思考,这样能更好的作答,也有利于平时积累。 (一) 望里春山耸复低,依依眼角转凄迷。楼空金谷花无主
``` 倦倚东风两袖斑,临岐不尽水潺湲。 题残红叶春谁主,低损成都翠几弯。 鸣鴂也知覆百草,绛绡长得护朱颜。 伤心拍遍无人会,个是杨家旧阿环。 注释: 1. 倦倚东风:形容人因疲倦或伤感而靠在东风里。两袖斑:袖子上沾满了斑点,象征着辛劳和疲惫。 2. 临岐:在岔路上停留或行走。不尽:无法说完或表达完。 3. 题残红叶:题写剩余的红色树叶。春天谁主:指春天谁来主宰这一切? 4. 低损:降低损害
诗句原文: 粉悄香乾烂不收,晚汀风薄暗垂头。 勾人嫩喘红儿泪,蘸客伤心玉姊愁。 注释: - “粉悄香乾烂不收”:描述荷花的香气四溢,花瓣散落,无人收拾。 - “晚汀风薄暗垂头”:暗示荷花在傍晚时分随风摇曳,低垂着头,似乎有些忧伤。 - “勾人嫩喘红儿泪”:形容荷花仿佛在吸引人们的注意,激起了人们的情感波动。 - “蘸客伤心玉姊愁”:比喻荷花的芬芳触动了游人的心弦,也引发了他们深深的忧愁。
注释: 三月晦日赣榆道中作 其一 路岐南北几追攀,听报前旌始度关。 渐稳客心知梦坦,暂离官样得身闲。 乡思早挂天边树,望眼先迎淮上山。 带有馀寒寒倍剧,莺花未拟放春还。 译文: 在南北交错的道路上,我追随追赶着前行的行人,听到前面旌旗已渡过了关口。 逐渐地安定了我的心情,知道自己的梦境变得平坦,暂时离开官场的身份和束缚,得到了身心的闲暇。 家乡的思念早早挂在天边,我望着远方的淮河山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 强依初日暂低蒙,半剪颓痕拓未工。 - “强依”意为勉强依附,可能是荷花努力在秋天的阳光下生长。 - “暂低蒙”可能意味着荷花在初秋时还被一层薄雾或轻雾笼罩着,给人一种轻柔、脆弱的感觉。 - “半剪颓痕”形容荷花残破的花瓣和枝条,给人一种凋零、衰败的印象。 - “拓未工”可能表示荷花的残破状态还未完全恢复,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和修复。 -
诗句解析: 1. “姮娥娇拥兔辉眠” - 嫦娥(姮娥)用她的美丽和魅力拥抱着月亮,仿佛是月光中的兔子一样。 2. “殢脸轻沤欲暮天” - 脸颊上的薄雾像轻油一样,仿佛在告诉太阳即将落山。 3. “午睡可堪留墨竹” - 午后的休息时间,诗人选择留下墨竹以作纪念或沉思。 4. “临春亲与试花笺” - 在春天到来之际,亲手尝试写花笺来表达情感。 5. “香栖翠琢凭谁主” -
【注释】 参:通“三”,指第三位,排行最小。 逋(bū)发:指头发蓬松。 屏上腰肢:指屏风上的画。 殢(tiè):困顿。 牵云:形容愁思萦绕在心间。 同床:同床共枕。 芙蓉花:一种花,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多用来形容美女。 荡子:浪荡的人。 红豆:相思豆,古人常用它来比喻爱情。 流石:流水中的石头,这里借指水流。 拟:打算、计划。望夫难:形容思念妻子时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倦扶玉颊强为情,枉把双蛾累此生。 月下歌喉花下酒,秦楼吹瑟楚楼筝。 伤心夜半留题目,屈指年来几姓名。 任尔回头饶百万,料伊还念马长卿。 注释 1. 倦扶玉颊:形容身体虚弱,面色苍白。 2. 枉把双蛾:白白浪费了青春和美好年华。 3. 月下歌喉:在月光下歌唱。 4. 花下酒:在花下饮酒。 5. 秦楼: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歌舞升平的地方。 6. 楚楼筝:楚地的楼阁上弹奏筝。 7.
【诗句释义】 1. 羞把腰身傍六街:羞于把纤细的腰肢靠近繁华的街道。 2. 自缘命薄遇时乖:是因为命运不济,遭遇不顺利。 3. 前身误逐风流队:以前曾因追求风月而误入歧途。 4. 此日新铺烟月牌:今日却重新铺上了象征富贵的烟月牌匾。 5. 笔笔远山生黯淡:每一笔都像远处的山峦一般显得暗淡无光。 6. 声声绿绮奏淫哇:琴声如淫秽之调,令人感到厌恶。 7. 看谁解作东君主:谁会懂得做这个世间的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