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
注释: 咏半开花 其二: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 不用欢场羯鼓催,徐徐流影映春醅。 不用欢场羯鼓催,意思是不用弹奏欢快的羯鼓声来催促。 缓缓流动的光影映照在春日的美酒中。 笑颦藏露浑难定,偷揭轻绡看百回。 笑颦间隐约露出的露水,怎么都难以捉摸。 偷偷掀开轻薄的纱罗,看了一次又一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第一句诗“不用欢场羯鼓催”
注释: 浓香清发曙光初,才向人前又怯舒。 会得个中矜重意,风帘月幌与踌躇。 释义: 清晨的香气清新发散,曙光初现时,花蕾才刚刚开放,又害羞地缩了回去。 只有懂得这花的矜持和娇嫩,才能体会到它的矜重之意,风帘月幌之中,也让人犹豫不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半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花卉矜持、娇嫩、矜重之美的喜爱和赞美。 "浓香清发曙光初,才向人前又怯舒
这首诗描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秦皇的宠妃赵姬和项羽的妻子虞姬。 两头纤纤 其二:这是对两位女性的描述,形容她们的外貌特征。"两头纤纤"意味着她们的体态修长,如同两头纤细的柳条。"姬姓分"表示这两位女性分别属于姬姓家族。"半黑半白"可能是指她们的头发或肤色不均匀,一半黑色,一半白色。"秦皇嗔"是说秦国的始皇帝对她们有所不满或愤怒。"腷腷膊膊"形容项羽的身体强壮,动作有力
【注释】: 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迤西:东边。三百里:约三百里路,即从邵州到桂林。峰壑遥深:峰峦高耸,溪谷幽深。萝木邃密:山中藤萝缠绕,林木幽深。行数日:走了几日。触绪皆诗:触景生情,处处是诗。其二:第二首。风波:浪花。触梦:梦见波浪起伏。久相安:长时间平安无事。矶头:岩石上的滩头。八节滩:地名。那畏:哪里畏惧。幽绝处:十分幽静偏僻的地方。溪光:山溪的光影。还似:好像。月光寒:如月光般清冷。
【注释】 剖分缕血为新联,文到精晖懒作椽:把一缕鲜血剖开,用它来写诗。文采精妙如日光照耀,懒得再像椽子那样刻板地写作。文到精光:指文章写得十分精彩。精晖:指文章中的光辉。作椽:刻成木椽(一种写字的用具)。比喻文章写得好。“文到精辉”是本句的主谓短语。“直是琵琶输饭甑”:直是:简直、真是。琵琶:即琵琶丝弦,泛指音乐。输饭甑:形容声音美妙悦耳。“个侬无赖老临川”:个侬(gēn):你。无赖:顽皮,淘气
【注释】 纷红骇绿:形容花的繁盛。竞如何:竞相如何?竞,争。一度过:指时间过得飞快。含胎:犹言含苞待放。殢(tì)人香艳本无多:意为被人们所喜爱和赞赏的只是它的香气和色彩,并非它本身的多。殢,亦作“晜”。多,丰富。 【赏析】 此诗是作者咏叹春花的名篇之一。前两句描写春花盛开之景,表现了作者对春花盛开时短暂生命的惋惜之情。后两句则以花喻人,抒发了人生易老、青春难留的伤感情绪。全篇立意高远,情真意切
【注释】 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迤西:指邵州西面。三百里:形容距离远。峰壑:山峰和壑谷。遥深萝木邃密:形容山高林密,幽深难测。行数日:走了很长时间。触绪皆诗:触景生情而作的诗。何堪:怎堪,怎么忍受得了。拄颊西南望:用手撑着腮帮子向西眺望。苍茫:迷茫、迷蒙。万层:形容层叠重叠。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邵州西面的群山后所写。首句“脚下尽山山未登”,点出诗人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但山势连绵不断
注释:夜行于浠川,恰逢满月映照水面波涛广阔。岸边的火光和苇灯仿佛聚集在一起,显得异常明亮。不要派遣榜人大声喧扰渡口,否则可能会惊动水中的暗流,引发危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渡溪时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恰逢满月漾波宽”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洒满江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次句“岸火苇灯望若攒”则通过岸上的灯火和芦苇的摇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注释】青口驿:在浙江绍兴市,有一座名闻天下的越王勾践剑。万竿森竹:形容竹树茂密如万竿般密集。稠:多。隔浦看山:从远处看到山。一作“隔溪”。当窗:对着窗户。蘸笔:用毛笔沾上墨水。行色:出行时的情景或心情。正宜秋:正好适合秋天。 【赏析】《青口驿楼午眺》:诗人于中午登上青口驿楼,眺望周围的景色,诗中描写了一幅清幽静寂、生机勃勃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万竿森竹倚垣稠,隔浦看山山更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表达技巧。“黛螺一点寄清都”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君山的特点。“映入微茫看欲无”句,写诗人在湖口遥望君山时的情景。“匝地云涛晚渐合”句,写夕阳西下,湖面被晚霞映红,云浪翻滚,渐渐与君山相接,形成一片朦胧的景象。“沉沉片影不胜孤”句,写夜幕降临,月光洒满洞庭湖,君山显得更加孤独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