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是诗人游览山间松林时所作。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松树图景。首联写诗人在山间行走,看到满山都是苍劲挺拔的古松,其枝叶繁茂,犹如天然画卷一般。颔联“疏干意已超,稚节光初就”的意思是说:那松树树干虽疏,但枝条却十分茁壮;那些嫩枝上还带着光泽。颈联“老者态更饶,盘蹙霜皮皱”的意思是说:那些老松树形态更为优美;它盘旋曲折,仿佛被霜雪覆盖着,呈现出皱缩之状
【注释】: 1. 渔舟:渔船。 2. 才如掌:形容船小而轻。 3. 来无所从:来去无依,漂泊不定。 4. 已见滚入急浪中:指渔船已经卷入激流之中。 5. 忽然涌出潮头上:指渔船在波涛中突然冲出水面,好像被海浪托起。 6. 风牵:水底的网随浪翻滚,仿佛受到风的力量牵引着。 7. 恍惚:模糊不清的样子。 8. 浪为一(yǐ):波浪与舟浑然一体。 9. 有起伏:指船上渔民的颠簸。 10. 浪随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洞庭湖 -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 - 瞿然駴顾心靡止:形容看到洞庭湖时,心情激动而无法平静下来。 2. 目追目晶光起 - 眼睛追随着湖水,看到晶莹剔透的波光在水面上闪烁。 3. 未信长天散作烟 - 没有相信天空中的云会像烟雾一样弥漫开来。 4. 独愁大地消成水 -
【注释】: 岳州二乔冢:指东汉末年著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的坟墓。 东吴:三国时孙权建立的吴国,今江苏、浙江一带。 官仓:古代官府储存粮食的地方。 湖湄:指江边的湖边。 即看丛祀遍湖湄:意思是很快可以看到庙宇林立,祭祀遍布江边。 羞为:耻于。 香囊绣带:指女子身上的饰物。 累劫:许多世代。 残楮:破纸。 挟婿:携带丈夫。 何日:什么时候。 永归处:永远归宿的地方。 含情艳:含情脉脉。 娟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泊牛渚怀古》。 首句“下麓过江突来风雨”描绘了一幅雨中过江的画面。下坡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诗人的舟在风雨中前行。 第二句“拽篷蔽身亦草草”表现了诗人对风雨的无奈。他只能紧紧拽住船篷以遮挡风雨,但这种临时的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第三句“两岸葭芦互倾倒”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中的景致。岸边的芦苇被风雨吹得四处倒伏,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 第四句“尽收山水入云囊
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四大虽坚,微风可析。 - “四大”在佛教中指的是地、水、火、风(或空),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 “微风可析”意味着即使是微小的风力,也足以将坚固的“四大”分离。 第二句:嗔爱所缠,晴雷为霹。 - “嗔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某些事物或情感的执着。 - “晴雷为霹”形容因为强烈的情感或欲望而导致的极端行为或后果。 第三句:嗟尔鳞鳞,与波俱汨。 -
诗句解释: - 鄂城临发龙梦先适至鄂城,这里指鄂州(今天的湖北鄂州市) 临发龙梦先适至,意味着我刚刚离开鄂城,就梦见了龙,这可能象征着好运或者是某种预兆。 - 昔年发蕲上,为君留半刻 昔日,我离开了蕲州(现在的安徽省宿州市),留下了半刻,也就是半小时的时间给你。 - 此日重晤君,行装复孔亟 我们再次相见了,你忙着准备行李,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 相慕即相逢,相逢宛相匿 因为我们相互喜欢
【注释】 刘济甫:字子山,江夏(今属湖北)人。 避名名附久:避讳而不敢直呼其名,以免触犯忌讳。 自顾数年中,在心复在口:自己回想这几年来,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一样。 及兹始一晤:这次终于见面了。兹,这;晤,见。 出迎已恐后:出来迎接我,恐怕赶不上。已,通“以”。恐,害怕。 静致即可通:静下心来就能通达事理。 深衷未及扣:内心深处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衷,内心。 投我诗一章,清真无腻垢
【注释】 柳枝词:乐府曲名。又名《杨柳枝》。唐时流行于民间,多写男女恋情故事。 低:低垂。 沾尘:被尘土沾染。 封姨:即西王母,古代传说为神仙中的女性之长。 色嗔(chēn):发怒。 章台:长安城内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汉时章台街以豪奢著称,唐代也以章台为繁华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绝小诗,写的是一株柳树的情态。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能传神写形,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注释:几次更换衣饰,我不忍心离去,回首不敢说恩情私心。刚刚想到可怜母亲,又想到了可怜女婿,背对着他们默默思量。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一位女子的深情表白。诗中的“怜”指爱怜,怜母即怜己。诗人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出对母亲的爱和对妻子的爱,表现出他对自己妻子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