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耀
【注释】 邻梵阁:靠近招提寺的阁楼。邻,接近;梵阁,佛教寺庙中的楼阁。招提寺,古印度佛教名刹,又称“菩提伽耶”。天花落如雨:指从招提寺中飘洒下的花瓣像雨水一样纷纷落下。维摩:即维摩诘(xī),意译为“净名”,南朝宋时著名高僧。 【赏析】 《寄畅园二十咏》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组咏怀诗。全组诗共二十首,每首诗均描写一个园林景致,借咏叹景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组诗以寄畅园为题
【注释】: 环翠楼:指苏州的环秀山庄。 幽步:幽静的小路。 当窗四山翠:当窗户时四边山上都是绿色的。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环翠楼所见之景的,诗人通过描绘环翠楼四周景色,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登楼展幽步”,直接点明登楼这一动作。诗人在攀登到环翠楼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游览活动。这里的“幽步”,指的是他漫步于这座楼中,欣赏周围的美景。 次句“俯见林壑美”
独抱违时蕴,幽栖岁月深。 太元犹未草,我异子云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独抱违时蕴”: - 关键词: “独抱”、“违时蕴” - 注释: “独抱”指的是独自怀抱着不合时宜的才能或思想;“违时蕴”则是指这种怀才不遇或不符合时势的情怀。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无奈和孤独。表达了一种对时代无法接受自己才能的悲凉情绪。 2.“幽栖岁月深”: - 关键词: “幽栖”、“岁月深”
【注释】 《寄畅园二十咏·其十四》:先月榭。 斜:倾斜、坠落;堕:落下;西岭:西面的山岭。 芳榭:美丽的庭院;先得月:最先观赏到月亮。 流连:留恋,玩赏;清景:美好的景色。 忘言:指陶醉于美景之中,忘了言语的表达。坐来夕:坐到傍晚。 【译文】 夕阳斜照西山时,美丽的庭院最先观赏到月亮; 流连在美好的景色中,忘了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直坐到傍晚,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和心情之中。 【赏析】
【释义】: 在闲适的园子中漫步,抚摩着一株孤松,千载怀想渊明的高风亮节。岁寒时节挺拔高洁,我自有我的气节。 【注释】: 1. 盘桓:徘徊、逗留。 2. 抚:抚摸,用手轻轻触摸。 3. 孤松:指松树,此处泛指坚韧不屈的品质。 4. 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辞官归隐,后出仕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 5. 含贞:保持气节。 6. 岁寒: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也指岁末。
【注释】 寄畅园:即苏州沧浪亭,为明嘉靖年间御史金俊所建;小隐、大药:均为道教用语。“小隐”指隐居生活,“大药”指炼丹术。即次是丹邱:即次是仙境。次,通“恣”,纵任,放纵; 【赏析】 此诗以炼丹比喻隐居,表现了作者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
注释: 1. 独鹤:独自的鹤,指鹤。 2. 前山归:向前面山的方向飞去。 3. 从容步浅渚:悠然自得地在浅浅的河渚上行走。 4. 望远时一鸣:望着远方偶尔发出一声鸣叫。 5. 临流刷毛羽:靠近流水轻轻洗刷羽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独自飞翔在山水之间,时而鸣叫,时而梳理羽毛的情景,表现了鹤的悠然自得和高洁的气质。诗中的"独鹤"、"前山"、"浅渚"等关键词,都富有诗意
【注释】 寄畅园二十咏 其十八:指清代文人陈维崧的《寄畅园诗二十首》,其中第十八首是“飞泉”。 雨溢忽飞泉:雨后泉水溢出,忽然化为飞泉。 注深谷:注入深渊。 我欲往从之:我想去追随它,跟随飞泉。 褰裳濯吾足:卷起衣服,洗脚。 【赏析】 本篇是《寄畅园诗二十首》之一。陈维崧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一幅飞泉泻入山涧的生动景象。作者在雨后欣赏飞瀑,觉得十分奇妙有趣,于是便想跟着飞泉去追寻源头,并卷起衣服
注释: 1. 晓起昐青苍,天空绝尘坱:清晨起床仰望天空,只见一片青色苍茫。 2. 排闼两山开,轩窗致高爽:推开窗户,眼前是两座山峰敞开,使室内空气清新舒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清晨起床时,作者看到的是一片青色苍茫的天空,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深远。接着,他推开窗户,眼前展现的是两座山峰敞开的景象,这使得室内的空气变得清新而舒畅。这种美景让作者深感高爽。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
【注】丹柰:一种果树,其花为白色。半趺:指半身佛像。满坐:全座。僧庐:僧房。钟声日暮荒台上:夕阳西下,荒废的台上传来僧人的钟声。先生:对读书人的尊称。 李相读书台: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曾在此读书。 译文: 春雨过后,丹柰花开,满座佛像,钟声在荒台上响起,这里曾是先生的旧读书处。 赏析: 此诗以“春雨”起兴,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丹柰花开,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