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埏
诗句释义 1 羲驭无停轮,逝波焉可驻:羲驭(指南唐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指时光如飞轮般不停歇。逝波(流沙),无法停留。 2. 言寻佳节届,转惜芳春暮:寻找美好节日的到来时,却转念珍惜春天的结束。 3. 缅昔兰渚游,少长乐咸聚:回想往昔在美丽的水边游玩的情景,老少都在一起享受快乐。 4. 萧散依林泉,慷慨托毫素:形容人心情轻松自在,如同依偎在山水之间。 5. 诸君跌宕士,希风结遐慕
抽兵急拒武昌军,直北长驱迫阵云。 十鼠自衔同穴戚,一时拚付卷堂文。 诗句释义: - 抽兵急拒武昌军:迅速集结兵力抵抗武昌的军队。 - 直北长驱迫阵云:向北进军,迫使敌军在战场上陷入困境。 - 十鼠自衔同穴戚:比喻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像老鼠一样紧密相依。 - 一时拚付卷堂文:形容在关键时刻,不惜一切牺牲来完成任务。 译文: 面对武昌军队的压力,我军迅速响应,果断出击,直接向敌军发起猛攻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时,注意把握全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要注意注释中的关键词语,如“北风”“五月”“军令清街禁不哗”等,然后进行赏析即可。 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一道红灯驰郭外,中涓夜出捕虾蟆。”的意思是:一盏红灯在城外奔跑,宦官们深夜出动捕捉蛤蟆。“一道红灯”指代的是宦官们的车骑,而“郭外”指的是城外
注释:我请求你对我深深爱慕,难道是因战争而中断了我们的琴瑟之交吗?我们结婚典礼时三万贯钱的礼金,都是国家财政先紧急支出去购买珠宝金银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爱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往往与政治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婚姻中的各种礼仪、花费往往都与战争、军事有关。诗人在这里用“干戈”比喻战争,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同时,他也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溪上偶见 画船风动茜裙低,两两红妆照绿溪。 惊起鸳鸯不成梦,一双飞过藕花西。 注释: 画船:彩绘的小船。 风动:风吹动。 茜裙:红色的裙子。 两两:成对。 红妆:女子的化妆。 绿溪:翠绿色的溪水。 鸳鸯:雌雄鸟,多在水边栖息。 不成梦:没有做成美梦。 双:指成对的鸳鸯。 过:掠过。 藕花:荷花,这里特指盛开的荷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画卷。首句“画船风动茜裙低”
芙容坠露玉阶凉,小院银屏秋夜长。 芙容:荷花。芙容坠露,指荷叶上的露珠滴落。 玉阶:台阶,玉石做的。 小院银屏:小院子里的屏风,用银子镶嵌。 秋夜长:秋天的夜晚很长。 一曲清歌人不见,水晶帘外月如霜。 一曲清歌:一曲美妙的歌声。 人不见:人已不在场,无法看见。 水晶帘外月如霜:月光下如同霜一样的明亮。 赏析: 《中秋词》是唐代诗人张仲素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景象和感受
芦台圣母庙神弦曲 我击鼓兮潭如,神之来兮七十二沽。 我牲牢兮既荐,神之去兮九十九淀。 煮水兮海壖,纷万灶兮青烟。 鱼龙安宅兮风雾毋作,诏我民兮报祀有恪。 注释: 1. 芦台圣母庙神弦曲:指的是在芦台圣母庙演奏的神弦乐曲。 2. 我击鼓兮潭如:我用鼓声引起潭中的涟漪。 3. 神之来兮七十二沽:神明驾临的地方是七十二个沽地。沽地是一种地名,这里指代神明所在的地方。 4. 我牲牢兮既荐
【注释】: 鸳鸯湖:西湖。 两湖:即两江,指钱塘江和浙江的西湖、江苏的苏州城、安徽的南京城。 抱城斜:环抱着城墙。 缥缈楼台带落霞:缥缈的楼台在夕阳下被晚霞映衬。 日暮看不见:傍晚时分,两只鸳鸯已经飞走了。 数声风笛起芦花:风吹芦苇的声音伴随着风笛声传来。 赏析: 这首诗写于杭州(今杭州市)。诗中描绘了杭州西湖的景色,诗人以“鸳鸯湖”为题,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第一句写湖面,第二句写湖边
注释:在春天里听到杜鹃的叫声,看到落日余晖映照在花朵上。四更时分,柳树之外传来了征衣的声音。行人在这夜晚被催促着回家去,千万不要在天津桥上看到那飞舞的杜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描写杜鹃鸟的叫声和征衣的声音,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天津桥上的飞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细雨黄花径,空山白板扉。 贫嫌生事拙,病觉物情违。 独钓寻鸥梦,相思数雁飞。 何时竹叶酒,坐对薜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