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承垣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大地山河四望通”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四通八达形容视野开阔,无远弗届,表现出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感慨和赞美。 2. “公余乘兴访崆峒” - “公余”指闲暇之余,“乘兴”则表示带着愉快的心情。此处描绘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去探访崆峒(即崆峒山)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3. “人来碧嶂清江外” -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六十甲子之一。这里指甲子年。 “如何五十未知非”,意为在甲子年(50岁)的时候,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世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万里风霜点客衣”,意味着在遥远的旅途中,他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这些风霜雨雪都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柏叶有情凭夜醉
大地山河四望通,公余乘兴访崆峒。 人来碧嶂清江外,犬吠幽篱曲径中。 瑶岛波连天共远,海门云吐月当空。 昔年歌舞今安在,只听萧萧落木风
如何五十未知非,万里风霜点客衣。 柏叶有情凭夜醉,梅花相约待春归。 暂抛冰案寻书卷,长卧茅斋掩竹扉。 一榻炉烟堪作伴,闲阶只喜吏人稀
邹承垣是一位清代诗人,字义章,号漱泉。他生于清江苏无锡,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三甲进士及第,曾担任过福建南靖县知县和台湾府海防同知等职。 邹承垣的生平事迹在《诗人大全》中记录了2首他的诗歌,其中一首名为《薄暮游海会寺》,展现了他在诗坛上的造诣。邹承垣的诗文创作在当时并未留下详细的评价或成就记录,这可能意味着他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有限,但他的文学成就仍可从他留下的诗作中窥见一斑
邹承垣是一位清代诗人,字义章,号漱泉。他生于清江苏无锡,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三甲进士及第,曾担任过福建南靖县知县和台湾府海防同知等职。 邹承垣的生平事迹在《诗人大全》中记录了2首他的诗歌,其中一首名为《薄暮游海会寺》,展现了他在诗坛上的造诣。邹承垣的诗文创作在当时并未留下详细的评价或成就记录,这可能意味着他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有限,但他的文学成就仍可从他留下的诗作中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