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河四望通,公余乘兴访崆峒。
人来碧嶂清江外,犬吠幽篱曲径中。
瑶岛波连天共远,海门云吐月当空。
昔年歌舞今安在,只听萧萧落木风。
诗句释义与注释:
“大地山河四望通”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四通八达形容视野开阔,无远弗届,表现出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感慨和赞美。
“公余乘兴访崆峒” - “公余”指闲暇之余,“乘兴”则表示带着愉快的心情。此处描绘了诗人利用闲暇时间去探访崆峒(即崆峒山)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人来碧嶂清江外” - 描述了人烟稀少的自然景观。碧嶂指的是青翠的山峰,清江则是指清澈的河流,此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意境。
“犬吠幽篱曲径中” - 通过狗叫声来增添村落的生动气息,同时也反映了人间烟火气。幽篱和曲径进一步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场景。
“瑶岛波连天共远” - 瑶岛可能是指神话或传说中的仙境,波连天则是形容水波广阔,仿佛与天空相连。这里可能是在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海门云吐月当空” - 海门可能指的是海边的门户,云吐月当空形容海面上云彩流动的景象,以及月光照耀下的美丽景色。
“昔年歌舞今安在” - 这句表达了时光变迁带来的感慨,昔日的歌舞场景不再,只留下萧瑟的落叶声。
“只听萧萧落木风” - “萧萧”形容风的声音,落木则指飘落的树叶,整个句子营造了一种秋天凄凉的氛围。
译文:
薄暮时分,我游览了海会寺,四周景象辽阔,四野八方都是无边无际。趁着空闲,我兴致勃勃地去拜访了崆峒山。在碧绿的山峦之外,清澈的江水流经。村中的狗吠声和幽静的篱笆间的小道传来,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宛如仙境一般的海域,波涛与天际相接。海上的门扉之上,云雾缭绕,月亮高悬。曾经的歌舞升平如今已不复存在,我只听见那风吹过树梢时发出的沙沙声。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薄暮游历海会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感及对历史变迁的沉思。首句“大地山河四望通”奠定了广阔的地理视野和深远的哲思。接着,诗人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写,如碧嶂、清江、犬吠等细节,构建了一个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也透露出对人间烟火气的微妙感受,如“曲径中”和“人间烟火”。
结尾部分“昔年歌舞今安在,只听萧萧落木风”则将读者从过去的繁华带入当下的寂寥之中。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变化的写照,更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