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鑫
刘树鑫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人物。刘树鑫(1861年—1943年)是清朝末年的官员和教育者,字贡三,生于高庄子村。他的父亲清骏在清同治元年举人,曾任怀来县教谕。刘树鑫少年时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并得到舅父张湛的影响。 刘树鑫的诗词作品《挽张之洞联》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该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清代刘树鑫《挽张之洞联》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公真名世才,事业文章,能使全球齐俯首”,这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张之洞比作“全球”一样的人物,突出了他的名世之才,事业文章,能令世人都为之俯首;“我为天下痛,危疑震撼,从此砥柱更无人”,这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用“我”来比喻张之洞,说明他像一座屹立不倒、顶天立地的砥柱山,让世人敬仰。 【答案】 译文:您真是世上杰出的才子
贡三,原名刘树鑫,清代诗人
刘树鑫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人物。刘树鑫(1861年—1943年)是清朝末年的官员和教育者,字贡三,生于高庄子村。他的父亲清骏在清同治元年举人,曾任怀来县教谕。刘树鑫少年时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并得到舅父张湛的影响。 刘树鑫的诗词作品《挽张之洞联》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该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刘树鑫
刘树鑫并非清代诗人,而是现代人物。刘树鑫(1861年—1943年)是清朝末年的官员和教育者,字贡三,生于高庄子村。他的父亲清骏在清同治元年举人,曾任怀来县教谕。刘树鑫少年时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并得到舅父张湛的影响。 刘树鑫的诗词作品《挽张之洞联》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该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