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峵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全诗内容,然后根据各个局部的内容和标志确定具体的诗句,再结合着诗意进行分析判断。“雨中”是全诗的第一句;第二句的译文是:细雨如烟,红花翠叶疏落,花枝上结满了露珠;第三句的译文是:蟋蟀在长夜中悲鸣,秋虫啼叫,发出清脆的声音。“客馆屏尘嚣”,第四句的译文是:旅馆中人很少,没有喧闹声。“息影谢友朋”,第五句的译文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秋夜有寄》。 飒飒商飙来,凄凄虫响发。 这句诗描述了秋风呼啸而来,蟋蟀声声叫唤。 历历天上星,淡淡云间月。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夜晚仰望星空和云间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悠悠逆旅过,草草芳华歇。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度过的时光短暂而匆忙,青春年华如花易逝。 感兹一长吁,精髓已暗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和思乡的情绪下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李端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四字,表达了汉郡主下嫁到沙漠地区的心情。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1. “汉郡主下嫁”:指的是汉朝时期某位公主嫁给了边远的沙漠地区。这里的“郡”是指汉朝时期的行政区域,而“主”则指公主。 2. “不辞嫁沙漠,但恨妾婵娟”:虽然公主选择了沙漠作为她的新家,但她内心还是有些遗憾,因为她的美丽如同月亮般皎洁,却不得不远离繁华的中原
归思其二 圣朝盛俊彦,杂沓罗鸣珂。 谒选未得通,空复悲蹉跎。 愿假晨风翼,飞上百丈柯。 顾谓旧妻子,同唱采菱歌。 【注释】 1. 圣朝:指盛世。 2. 盛俊彦:众多杰出的人物。 3. 杂沓:形容众多、杂乱的样子。 4. 罗鸣珂:用珠宝或金银等装饰的马车。 5. 谒选:指应考。 6. 得通:得到任用。 7. 空复:白白地。 8. 晨风翼:比喻及时行乐,不虚度光阴。 9. 百丈柯:高大的树木。
注释: 1. 四时相代谢:四季更替,循环往复。 2. 日月双掷梭:太阳和月亮像织布用的梭子一样快速地转动。 3. 寓形亦劳劳:寄身于世,也感到劳累。 4. 如水无停波:像水流一般永不停息。 5. 驱车上长安:驱车前往长安城。 6. 非不恋薜萝:并非不留恋山林中的草屋。 7. 将谓博微禄:以为可以获取微小的俸禄。 8. 可以代艺禾:用微小的俸禄可以换取庄稼的收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名利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人衣:人之衣着。 急景:光阴迅速。穷阴节:指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草木凋零,万物闭藏。 嘹呖(liáo lì):声音高远、嘹亮。过边鸿:大雁飞过。 仰观:仰望。粲行列:形容雁群排列整齐有序。粲,明亮;列,行列。 山峨峨:形容山峰高峻。 东流漾清波:东边江水流动,激起波纹。 庭有夜合树,不见夜合花:庭院里种有夜合树,却看不到夜合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猛虎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饥不从,猛虎食,热不息,恶木阴。 - "饥不从":饥饿时不会听从。 - "猛虎食":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勇敢面对。 - "热不息":即使天气炎热也不会停止。 - "恶木阴":比喻恶劣的环境或人。 - 非图耿介名,知者小其心。 - "非图耿介名":不是为了名声而做。 - "知者小其心":智慧的人会谨慎行事。 -
秋感 秋风胜过春日的翠绿,空寂中我独处于幽静的院落。 微风轻拂似乎要来,整个天地宛如刚被洗涤过一般。 那美好的景色在江边,却无人与我共同欣赏。 独自凭栏眺望,不知不觉泪水已充满心间。 【注释】 秋翠:指秋天的草木。翠,翠绿色,这里形容草木的颜色。 处虚馆:住在空寂的馆舍。 澹(淡)欲来:仿佛要来到的样子。 彼美:那美好的景物。 江介:江河之间、河洲。 准腰带:古代一种佩带用的玉饰,形制为圆筒形
诗句解析: 1. “天池生”:指诗人自称为出生于天池之地或其有才气。这里的“天池”可能象征着清高或神秘的地方。 2. “吁嗟天池生,负才气傲兀”:表示诗人因自己出生在天池而自豪,并拥有出众的才华和气质。 3. “白鹿一表成,鹦鹉并超越”:这里通过白鹿和鹦鹉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高洁品质。白鹿常被视为纯洁的象征,而鹦鹉则被赋予能言善辩的能力。 4. “良乐眼大奇,相马独相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官何其难,难于捉天月”:当了官真不容易,比抓天上的月亮还难。比喻做官难。“五斗违夙心,乃逐泥波汩”:我本想用五斗米来维持生计,但后来却随波逐流,被官场所累。比喻为官不为官。“我马陟崔嵬,早行早可歇”:我的坐骑踏着崎岖的山路,我早早地赶路,就能早些休息。比喻为官者应早作打算,不要虚度光阴。“留滞二十年,回顾飘素发”:我在官场里呆了二十年,回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