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人衣,急景穷阴节。
嘹呖过边鸿,仰观粲行列。
北云山峨峨,东流漾清波。
庭有夜合树,不见夜合花。
攀条自徘徊,夕乌衔落霞。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人衣:人之衣着。
急景:光阴迅速。穷阴节:指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草木凋零,万物闭藏。
嘹呖(liáo lì):声音高远、嘹亮。过边鸿:大雁飞过。
仰观:仰望。粲行列:形容雁群排列整齐有序。粲,明亮;列,行列。
山峨峨:形容山峰高峻。
东流漾清波:东边江水流动,激起波纹。
庭有夜合树,不见夜合花:庭院里种有夜合树,却看不到夜合花。见《古诗十九首》其十五:“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自徘徊:手攀树枝,徘徊不前。
夕乌衔落霞:傍晚时分,乌鸦嘴里衔着夕阳余晖。
【赏析】
此诗以“寄内”为题,应是诗人写给远方妻子的一封书信。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在寒冬腊月中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一、二句写诗人被凛冽的北风吹得衣襟瑟瑟作响,时光流逝,冬尽春来,万物开始复苏。“朔风吹人衣”,描绘了一幅寒风凛冽、人们裹紧衣物抵御严寒的画面;“急景穷阴节”,则表现了时间在冬日里的紧迫与漫长。这两句诗通过对气候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三、四句“嘹呖过边鸿,仰观粲行列”则是诗人对大雁飞翔景象的赞美。“嘹呖过边鸿”,描绘了大雁振翅高飞、鸣叫声嘹亮的场景;“仰观粲行列”则形容雁群排列整齐有序,犹如一支精心编排的队伍。这两句通过对大雁飞翔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六句“北云山峨峨,东流漾清波”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观。“北云山峨峨”,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东流漾清波”,则表现了江水向东流淌时泛起的波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七、八句“庭有夜合树,不见夜合花”则是诗人对妻子思念的抒发。“庭有夜合树”,描述了庭院中种有夜合树的景象;“不见夜合花”,则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无法见到家乡花朵的遗憾。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攀条自徘徊,夕乌衔落霞”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攀条自徘徊”描绘了诗人手攀树枝,徘徊不定的情景;“夕乌衔落霞”则形容傍晚时分,乌鸦嘴里衔着夕阳余晖归巢。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语言质朴而富有情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