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轮满,秋期此恰分。
千山飞一镜,万里失纤云。
宿鸟高枝见,征鸿静夜闻。
不胜凄切意,游子似从军。

【注释】

满:指月亮圆。分:这里指农历八月十五日,即中秋佳节。纤云:细云。征鸿:远行的大雁。游子:离家在外的人。似从军:像出征打仗一样。

【赏析】

《中秋》是唐朝诗人李峤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中秋”为中心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在佳节倍思亲的情怀。

首联“今夜月轮满,秋期此恰分”中,“月轮满”指的是中秋节这天,月圆如镜,象征团圆和美满。“秋期此恰分”则是指这个时期刚好是秋天的中旬,意味着中秋时节的来临。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特殊时刻感受到的节日气氛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千山飞一镜,万里失纤云”,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山景比喻为一面镜子,天空中的云彩被形容得如同纤薄的云朵,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宁静又壮观。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眷恋之情。

颈联“宿鸟高枝见,征鸿静夜闻”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这里的“宿鸟”指的是在树枝上栖息的鸟儿,它们的影子倒映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征鸿”则是指那些正在飞行的大雁,它们发出的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这两句诗通过对鸟儿和大雁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尾联“不胜凄切意,游子似从军”,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游子”指的是离家在外的人,而“似从军”则暗示了他们如同士兵一样远离家乡,面临着艰苦的生活和战斗的考验。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深情呼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