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相招意,也应惜此春。
若能回旧树,端不下轻尘。
飏去非同絮,飘来可聚茵。
孤标一别后,又待隔年新。
东皋落梅
东阁相招意,也应惜此春。
若能回旧树,端不下轻尘。
飏去非同絮,飘来可聚茵。
孤标一别后,又待隔年新。
释义与译文:
- 东阁相招意,也应惜此春。
- “东阁”通常指书房或雅室,“相招”意味着被邀请。这里的“应”表明诗人对这次邀约的期待与珍惜。
- “惜此春”表达了一种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不舍。
- 若能回旧树,端不下轻尘。
- 这句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旧日的树木能够回到原来的位置,即“重归旧地”。
- “端不下轻尘”可能是指难以承受轻风带来的尘埃。这里用“轻尘”比喻轻风,强调了微风的轻柔与无形。
- 飏去非同絮,飘来可聚茵。
- “飏去”指的是飘扬而去,这里形容梅花随风飘散的状态。
- “飘来可聚茵”则是指在飘落的过程中,花瓣可以落在地面上聚集成茵(一种草垫)。
- 孤标一别后,又待隔年新。
- “孤标”指的是独立的品格或特点。
- 这句表达了在分别之后的等待,期望在新年再次相见的情景。
- “隔年新”意味着新的一年将会带来新的希望和开始,暗示着重逢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春风中的姿态和寓意。通过对“东阁相招”的期待、对“春”的珍惜、对“旧树”的留恋以及对“轻尘”的轻盈感受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飏去”与“飘来”的对比,诗人展示了梅花随风飘散却又能落地生根的特性,这不仅体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重生的哲思。最后,“孤标一别后,又待隔年新”不仅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也暗含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