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
章台柳 章台青青柳,却被他人折。 章台是古代长安城东的地名。青青:青色,形容青翠欲滴。这里指章台边的柳树郁郁葱葱,十分茂盛。 香车遇路旁,两心惨哽咽。 香车:豪华的车子。路旁:路边。两心:指男女双方。惨哽咽:悲伤地哭出声来。这里指男女双方在爱情上遭遇挫折。 古钗落井中,井深苔藓灭。 古钗:指古代妇女头上用来束发的发钗。井中:井里。苔藓灭:井里的苔藓被清除干净了。这里比喻女子被抛弃后
【释义】 漫天飞舞的柳絮。漫天飞舞的柳絮。水远山长,柳絮飞不到你处。遮住了高楼,恨便容易生起。不如遮住春天,免得她归去时再惹你的相思之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漫天絮”起兴,借柳絮纷飞的景象来比喻离别之情。在诗人笔下,那满天的柳絮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离情别绪,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哀伤情绪。 诗的后两句,诗人用一折柳枝来代替自己的情人,表达自己的思恋之情。“遮却春归路”
注释 花漏深,春睡醒。二五窥蟾半边影。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译文 月影斜照,花漏声渐深,春天的睡眠被惊醒。透过窗户偷看月亮,只看到它一半的影子映在窗上。蜡烛燃烧殆尽,蜡油滴落在地上,像铜盘一样发出清亮的光。那把尺子上的珊瑚珠儿,透出一股冰凉的气息,使人感到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首句“花漏深,春睡醒”描绘了深夜时分的场景
注释:杨柳枝,不要折断。将柳枝条留作衣带之结,以免被风吹散。只恐怕那飞花落到你的紫纶帽上,你误以为是雪花落在我的鬓发之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通过描写女子对远行男子的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译文】 曾经手挽连环,分离很久了。相思之情浓如酒。 十二道画栏栏杆围绕的朱红楼房,凭高望远却看不见章台柳。 自从归来后,你平安吗?我寄给你的锦书何时到达? 春云阁下雨时暗湿阳台,我怎能忍受梦中空自回首。 【注释】 章台:章台宫,汉成帝时所筑。在洛阳城东北,因有柳树而得名。唐宋时多以作妓院的代称。 感旧:感怀旧事。 分违久:离别已很久了。 朱楼:红色的楼宇。 凭高:登高而望。 安否:平安与否。
注释:章台外有千株柳树,翠绿的枝叶如云遮天。秋霜降临后,露水和叶子都应剪尽,令人怜惜的是树上的蝉鸣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景抒情。首句“章华台外千株柳”,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个苍翠欲滴的画面。第二句“翠影如云照碧天”,则把柳树的翠绿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它的生机勃勃。第三句“霜叶露条应剪尽”,则是诗人对柳树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一句“可怜愁杀树头蝉”更是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 《章台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章台柳(其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对昔日恋人的情感和现状的感慨。"章台柳"是唐代长安城中著名的妓女聚集地之一,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景色,也有许多风流人物。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诗人却感叹曾经依偎在一起的日子如今是否依然存在?纵使长条依旧垂挂,但攀折时已经不是自己的手。
连环手。分违久。离恨浓如酒。画栏十二锁朱楼,凭高不见章台柳。 从归后。知安否。锦字何曾有。春云阁雨暗阳台,不堪梦里空回首
章华台外千株柳,翠影如云照碧天。 霜叶露条应剪尽,可怜愁杀树头蝉。
章台柳此调为唐韩翃所制,韩有宠姬柳氏,临别,韩以此词寄之。后来,柳氏被番将沙咤利劫去,亦以此调回寄韩。因韩词句为“章台柳”取作调名。词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与孟綮《本事诗》。原无调名,以起句三字名之,又名《忆章台》。调为单调五句27字四仄韵。第二句叠用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