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履吉
清代诗人苏履吉,字其旋,号九斋,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三日(1779年8月25日),是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爱好吟咏,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苏履吉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他的《友竹山房诗草》七卷及补遗一卷,展现了他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艺术造诣。在治政方面,苏履吉主张严明法纪,倡导孝悌,提倡耕读并重,这些主张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
洮州即事叠韵四首 其四
柳花随处□成绵,讵料洮城别有天。 二麦不收民鲜食,买时先自计囊钱。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一
巍峨奎阁镇城东,更有三危一望中。 好看天边日初出,海门万丈早潮红。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二
城南十里尽沙山,中有天泉月一湾。 见说渥洼神马异,几回游兴未能删。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三
西云观在古城西,观稼亭前黄昌题。 要识杏花春雨里,白沙轻土好耕犁。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四
党河城北少余流,渠水中分十道收。 最爱春耕与秋获,黄云碧浪满平畴。
刘谏堂扬廷别驾同年寄《赠友竹山房诗草》七言四绝,仍次原韵奉答 其一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九仙山十二景步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 其一 灵鹫奇花
一朵奇花带笑拈,何年移种此山岩? 至今犹见空中色,自是西来玉骨纤。
皇甫古台怀古
山中谁筑读书台,玄晏先生著作来。 载籍兼修高士传,行踪不与后人猜。 天还有意怜衰草,云自无心锁绿苔。 几度登临深景仰,长留明月共徘徊。 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 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 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 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
离别敦煌父老士民
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 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 谁兴来暮歌,谁泐去思碑。 古人如可作,此语非我欺。 忆我来兹土,刚是一年期。 我民无犯法,法在有等差。 我民有待泽,泽及无或遗。 二者皆吾勉,未必无偏私? 嘉哉我士民,古风尚可追。 士习略淳朴,民俗近恬熙? 舆情思所威,责在官所为。 顾我一书生,十载莅边陲。 循声非敢忘,终岁累奔忙。 春风度玉关,夏雨本相随。 秋霜及冬日,畏爱宜并施。
敦煌署中作
古人作吏重爱民,今人作吏先患贫。 爱民患贫不两立,聚敛何如有盗臣。 官取诸民民取士,此中应识民艰苦。 半丝半粒悉脂膏,视此岂容为过取。 我闻国计关民生,民能一心成坚城! 矧是太平亲民吏,曷不慎守贻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