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纮
【注解】:知府伯常,即王伯常。度支:财政。宿州春台:宿州城东南的春日观,为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曾赋诗赞美过的地方。拙诗:即这首诗。上寄:给上面的人。“云”三句:暗指欧阳修为此赋诗。意:心意,指作者的感情。明还暗,指阴晴不定,变化无常。水激溪声:指涧泉冲击溪石的声音,这里指水流激荡的声音。断复来,形容涧水撞击岩石,激起的水波又突然停止,然后又重新出现。岩花:山中的野花,这里指涧边野花。同折:一起折取
注释 时见:时常见到。 飞八百:形容鸟飞翔的迅疾,这里用夸张的手法。 岸上:指岸边。 三千:泛指很多,这里指数量之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空中的鸟儿自由翱翔,它们的身影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迅速;而岸边的树木则似乎在不断地发出声响,让人感觉仿佛听到了无数的鸟叫声。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注释:不要只看眼前的景象(温家玉镜台),它曾经被帝王提携在手,怀抱在怀。(相如的绿绮琴)轻轻一拂、一拍,就发出凤凰般的音乐。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注释:年轻人应该有朝气、有志向,要抓住时机,不要辜负自己年轻时期的欢乐心情。荆王演奏《楚歌》,楚妃感叹自己的遭遇,直到夜晚快要结束。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注释翻译: 听闻您在庭院中吟咏竹子,其幽深的意境与岁月的寒冷相得益彰。 感叹那些冠以“冠小”的竹子,真是令人惋惜,这样的手艺人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庭院中的竹子进行赞美,同时表达了对制作技艺者的惋惜之情。诗中的“庭竹”象征着坚韧不拔,“幽意岁寒多”则描绘了竹子在严寒中仍能保持生机的景象,寓意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注释】 1. 征客:指远行的人。 2. 寒衣:冬天穿的单衣。 3. 断:断绝,失去联系。 4.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闺怨的诗,通过描写主人公思念远行亲人的情景,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远行亲人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瑰材枕箴 彧彧其文,馥馥其芬。 出自幽阻,升于毡茵。 【注释】:瑰材,指贵重的材料;箴,一种针砭时弊的言论或箴言。 【赏析】:此句描绘了珍贵材料制成的枕头和文章。枕头上的文字如同箴言一样,寓意深远。 允瑰允丽,惟淑惟珍。 安安文枕,贰彼弁冠。 冠御于昼,枕式于昏。 【注释】:允瑰
云藏雨意明还暗,水激溪声断复来。 恨君不且留千骑,同折岩花对酒杯。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彧彧其文,馥馥其芬。 出自幽阻,升于毡茵。 允瑰允丽,惟淑惟珍。 安安文枕,贰彼弁冠。 冠御于昼,枕式于昏。 代作充用,荣巳宁身。 兴寝有节,适性和神
张纮是东汉末年的诗人,与张昭并称为“二张”,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显著成就。以下是关于张纮的介绍: 1. 早年经历 - 游学京师: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学习易经、欧阳尚书等经典,同时在濮阳闿处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 - 避乱江东:面对乱世,张纮选择了避难于江东。孙策平定江东后,张纮成为其幕僚,为东吴政权出谋划策。 2. 政治生涯 - 仕宦历程:张纮曾受到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