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全诗,明确主题;然后把握主要表现手法,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最后注意诗词语言的炼句和艺术技巧。 ①“寄楚”即寄往楚国的书信。“萧蒙泉”,指地名。此句意为:给在楚国的萧蒙泉写封信。 ②“昔年驰逐五陵间”的意思是:当年我在五陵之间追逐嬉戏。五陵,长安附近五个王侯的封地。 ③“邂逅无因忆旧颜”的意思是:偶然相遇时却忘了问候,怀念故人容颜已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作品,题目为《送郡守戴公归隐二首·其一》。下面将逐一解释诗句、提供译文并分析其内容。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皇华曾忆度梅关:皇华,一种古代使者的服饰;度梅关,可能是指从京城长安出发,经过梅关(今广东省梅州市)前往南方的旅途。 - 鸡舌香含霄汉间:鸡舌香,一种香料,据说有驱邪避凶的作用;霄汉间,指天空之上,形容这种香料香气高远。 - 文翁能作郡:文翁
【注释】 独板门深:形容门很窄,人不能多。馆中:指诗人的住所。戏笔:即游戏笔墨。二首:本诗共两首。潇湘雨:潇湘,湖南一带。潇湘雨,形容雨点像潇湘一样细长而连绵不断。谷子茄:一种蔬菜。 【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的住所“独板门深”,门前冷落,很少有人来访,但诗人并不感到寂寞,而是自得其乐地在门内游戏笔墨,尽情挥洒。第三句说:我写的字虽然不成样子,但是有如潇潇细雨般的连绵不绝
蟋蟀在床下鸣叫,急得我心神不宁。又听蟋蟀从窗外进入,更添了寒意和愁绪。 天气寒冷没有备好衣服,想要出去走走却无处可去。想醉一场又没找到机会,只好独自一个人站在那里
诗句:行行慷慨辞车盖,切切攀留拥路旁。 译文:你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高官厚禄的生活,依依不舍地在路边挽留你的离去。 注释: - 行行:形容走路时脚步沉重,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 慷慨:形容心情激动,情感丰富,常用来形容人的豪情壮志或慷慨激昂的情感。 - 辞车盖:指离开官职和权力中心。 - 切切:形容说话的语气急切,流露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 攀留:挽留的意思。 - 拥路旁
注释: 馆中戏笔二首:在宾馆中挥写两首诗。馆:宾馆。子云亭:即子云阁,晋代庾亮所建,因他字子翼,故名子云亭。蕉叶:这里指画纸。未变青:颜色没有变淡。偃蹇:形容态度高傲、不随俗。当世务:了解世间的事务。抽毫(háo):抽出毛笔;毫,即笔毛。蕊珠经:相传是佛教经典《楞严经》中的“如来藏”部分,又称“心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馆中闲适地挥笔作诗,不为世俗之事所动,只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思考
注释:东方有一个士人,他远离人群,身不可见名可闻。 使君地主休相迫,懒结鹑衣祇卧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士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东方一士”这一形象,勾勒出一个隐逸之士的形象;而“懒结鹑衣祗卧云”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方式,即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与世无争。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注释】 尘路:指仕途之路。楚江:指楚国,这里借指诗人的家乡。夕天:夕阳西下。一封:指一信。谋:打算。寄:寄托、投寄。艺苑:文学艺术的园地。怀沙:屈原所作《离骚》中的名篇,有“怀沙”之意。《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赏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对前途的忧虑,次句写寄书的目的,第三句写诗人的处境,尾句抒发感慨。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感情深挚真挚,是一首别具风格的抒情诗
第一首 虚舟曾触洞庭秋,往事伶俜梦未休。 知汝解题鹦鹉赋,好将系雁到南州。 注释:你的船曾触触到秋天的洞庭湖,过去的岁月里你漂泊无依,就像梦中的行云一样飘摇不定。我知道你曾经写过《鹦鹉赋》,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像那飞翔的大雁一样,飞向南州(即今天的湖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个名叫萧蒙的朋友的劝勉之词。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
【注释】: 别去音书少得闻:离别后,书信稀少难以得知消息。 眷然欲插凌风翅:依恋之情,就像想要插上长在凌风峭壁上的翅膀一样。 与借衡山礼白云:想借衡山之礼向白云表达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的诗。首句写诗人远离故土,音讯罕至;二句写他每到秋季,就思念家乡;三句写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深,像要插上长在凌空峭壁上的翅膀一般;四句写他渴望通过朋友的引荐,向白云倾诉他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