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杨柳枝四首赏析 柳枝在唐代诗歌中,往往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机的勃发。这首诗以“杨柳”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画面。全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切感悟与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 诗句“翠压朱阑十二干,满堤杨柳一般看。”用色彩鲜明的“翠压朱阑”,形象地勾勒出了满堤杨柳的美丽景象。而“满堤杨柳一般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诗人以“朱阑”作为参照物
杨柳枝·树树青青叶叶开 低腰宜浪舞宜台,莫多移到江都种,系得君王不肯回。 诗句解析与译文 首句解读: “树树青青叶叶开”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树树”和“叶叶”强调了柳树的数量和生长状态。而“青青”不仅描绘了色彩的翠绿,还隐含了春天的气息和生长的活力。 次句解读: “低腰宜浪舞宜台”进一步描述了柳树的动态美。这里使用“低腰”和“浪舞”形容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既活泼又充满节奏感
垂柳垂杨乱著丝,行人都拟为相思。 不知原是双双树,生长桥头惯别离。 注释:垂柳和垂杨的枝条上缠绕着丝线,行走的人们纷纷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原本应该是成双成对的树木,现在却在桥头被频繁地分离。 赏析:这首诗以杨柳为引子,通过描写行人对杨柳的相思之情,巧妙地引出了对爱情的感慨。诗中“垂柳垂杨乱著丝”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杨柳随风摇曳的美丽画面
杨柳枝词 拂水含烟舞态轻,河边桥畔总无情。若教生长荒山里,不解行人唱渭城。 【赏析】 《杨柳枝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与离别情绪交织的诗作。诗句“拂水含烟舞态轻”描绘了柳枝随风摇曳、轻盈如烟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的享受,而“河边桥畔总无情”则透露出一种凄凉之感,似乎暗示了这些美好景致无法留住即将离去的人。诗人用“若教生长荒山里,不解行人唱渭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无法与人共赏的遗憾之情
《杨柳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它以垂杨柳为题,借咏柳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和对生命的感慨。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杨柳枝”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春风春雨似无情, 入树入帘感物新。 忽见陌头杨柳月, 一声肠断处州春。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属于七言绝句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及其带来的情感波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美的深切体认。 首句“春风春雨似无情”
【注释】 淮水:淮河。杨花:柳絮。美人画:美人图。枝上流莺:柳树上的黄莺。谁独闻:谁在独自听见。 【赏析】 “杨柳枝·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上片写淮河边春晴时的景象,下片则描绘了一幅柳树上黄莺啼叫的画面。全词以景为主,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 “淮水春晴碧簟纹”,点明地点、季节和气候。淮水之畔,春日晴朗,碧绿的竹席上,仿佛有细碎的云纹,十分清新可爱。 “杨花杨叶总成云。”这两句写柳树的枝叶
诗句原文 枝上秾花吹渐稀,楼前杨柳正依依。 译文解释 春风拂过,柳树婀娜的枝条轻轻摇曳着,如同细语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在高楼之前,那棵杨柳依然那么柔美,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风采。 关键词解释 1. 杨柳枝: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枝摇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 秾花:指花朵繁盛,色彩艳丽。 3. 依依: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注释】 忆昔春风白下亭:忆,回忆,想起。春,春天。白下亭,地名,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一带。 桃红李白柳青青:桃红李白指桃花盛开、李花盛开;柳青青指杨柳青翠欲滴。 繁华一梦今何在:繁华,昔日繁荣景象。一梦,一场梦,指过去的时光,现在已不复存在。 露叶依稀似泪零:露叶,新近的叶子。依依,形容树叶茂盛而下垂的样子。似泪零,像眼泪一样落下,比喻物是人非、人事全非,令人感伤。 【赏析】
【注释】:长千桥:即长干桥。杨柳枝:即《杨柳枝词》,为唐教坊曲名。千条万缕,形容柳枝之多。郁金丝:指柳枝的绿叶。争攀折:争先恐后地折柳来装饰自己的车马或房舍。无复青青映酒旗:没有绿色柳枝来装饰酒旗了。 【赏析】:(其一)“长千桥边杨柳枝”,点题。长干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镇东北,建于东汉初年,是南京古迹之一。桥头杨柳,春时依依,秋风吹过,叶落如雪。唐代诗人多有吟咏此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