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注释: 1. 稻畦分影向江村:指稻田的倒影映照在江边的村庄。 2. 憔悴经霜只半存:形容经过霜冻后,稻谷只剩下一半了。 3. 昨日流莺今不见:指昨天还在鸣叫的黄莺,今天却不见了。 4. 乱萤飞出照黄昏:指的是夜晚,一些乱飞的萤火虫在天空中飘荡,照亮了黄昏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稻田的倒影、黄莺的失踪以及乱飞的萤火虫来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受
【注释】 灞亭:指长安东边的灞上驿站。隋堤:指隋炀帝时所筑的御河大堤。 何须:何必、何用。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或比喻路途遥远。 往来:往来于两地之间,即往返、行止不定。 事:事情、事务。 帆:船帆。 轻拂乱莺啼:轻风吹动着乱莺的啼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灞上驿站送别友人时所作。首句写灞水之畔,隋堤之旁,分别之情已如滔滔河水般汹涌澎湃;后两句则写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情意绵绵,依依不舍
注释:杨柳枝条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我独自对着空荡荡的镜子无法自持。与您共同折柳相赠,一同登上楼台共度时光。春风依然有它常情的地方,能够系住人们的心,让我们免于分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首句“撼晚梳空不自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镜中的自己,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颔联“与君同折上楼时”,则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颈联“春风还有常情处”
【注释】 灞(bà)岸:灞水边。晴来:晴天。送别频:频频送别。相偎相倚:相互依靠,彼此依恋。无定:没有一定。絮:柳絮。绊路人:妨碍行人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诗。诗人以灞岸上杨柳为描写对象,借杨柳依依、轻拂行人的情景,抒写了伤别之情。全诗写得缠绵柔美,情思无限。 首句“灞岸”是地点,点出送别的具体处所;“晴来”是时间,说明在晴朗天气里;“频”是次数,表明送别的次数多。三字连用
杨柳枝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注释: 杨柳枝:指《杨柳枝词》的歌词。 一簇青烟:指杨柳枝条上的嫩叶,因春风吹拂而形成的轻烟。 锁玉楼:指柳树将楼阁笼罩其中,形成一种朦胧的美。 半垂阑畔:指柳树枝条下垂到栏杆旁边。 半垂沟:指柳树枝条下垂到护城河(沟)边。 明年更有新条在:指明年还会有新的柳树枝条生长出来。 绕乱春风:指春风吹动着柳枝
【注释】万里:形容长江很长。锦帆:彩饰的船帆。惆怅:伤感。 赏析:此诗为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所作,时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此诗是咏怀诗。全诗以景起兴,借江边杨柳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世之感。首句写长江两岸杨柳众多,次句写江上送别,第三句写龙舟已去不返,尾句写自己的感慨。 “万里”二句,总写送别情景。万里长江,杨柳成行。这是一幅典型的送别的风景画。“岸边杨柳几千栽”,杨柳依水而生
袅娜丝杨水面生,波光柳态两盈盈。 搅来风色昏于梦,不许春江绿不成。
尽有风流似昔年。 几回恨雨复颦烟。 生来不入灵和殿,恐被君王一晌怜。
不合临池起画楼。 断烟疏雨叶飕飕。 谁能数得垂杨叶,一叶垂杨一点愁。
桂楫兰舟载玉箫。 秦淮月冷夜迢迢。 白门朱桁无穷树,唯有垂杨是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