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
诗句输出:柳碎蜂忙,花繁天小。烟光易过清明早。雨余帘尚卷时稀,病前书已摊来少。 译文输出:柳枝被风折断,蜜蜂忙碌不停,花朵繁多,天空似乎变小了。春天的烟光容易过去,清明时节来得过早。雨后帘子还半卷着,生病前的书已经摊开了很多。酒香在春日里散去,笺上却多了忧愁。吹箫声试图模仿黄莺的叫声,但一声飞去,落在棠梨的顶端。 注释输出:“柳碎蜂忙,花繁天小”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柳枝被风吹得四分五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凭栏不语,坐看春归去” - 诗意解释:站在栏杆上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春天的离去。 - 关键词汇:凭栏、不语、春归、坐观 - 注释:这里的“凭栏”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不语”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沉默和情感的内敛。 2. “或者留春留得住,因甚全无一句” - 诗意解释:或许我们能留住春天,但为什么春天总是悄然离去呢? - 关键词汇:留春、留住、因甚(疑问词)
浣溪沙·戏友 鱼子兰香小露滋。 起来移近绣帘丝。 嫩黄初剪两三枝。 唤得雪儿教捧去,葵花小合豆青瓷。 谢娘刚好晓妆时。 注释 - 鱼子兰香:指兰花的香味如同小鱼子一样细腻可爱。 - 小露滋:形容兰花在清晨的露水中生长,显得格外新鲜。 - 起来:起身的动作。 - 移近:走近。 - 绣帘丝:用绣花的窗帘制成的帘子。 - 嫩黄:新长出的黄色嫩叶或花朵的颜色。 - 初剪:刚剪下。 - 两三枝
杨柳枝二首 其二 桂楫兰舟载玉箫。 秦淮月冷夜迢迢。 白门朱桁无穷树,唯有垂杨是六朝。 注释: - 桂楫(jiái)兰舟:用香木制作的船桨,这里指船。 - 玉箫: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 秦淮:秦淮河,古代南京的一条河流。 - 月冷夜迢迢:月光下,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和寒冷。 - 白门:古称南京城门,位于今南京市南。 - 朱桁(chéng):红色的横梁。 - 垂杨:柳树。 - 六朝
浣溪沙 夜景 浴起新围宝袜轻。 乌栖人静夜无声。 手携金鸭下阶行。 榆荚柔风薰佩带,桐花斜月晒帘旌。 谁人遣比此时情。 译文: 清晨起床后,换上了新的丝袜,轻盈地走到院子里。 夜晚安静时,乌鸦已经归巢,四周一片寂静。 我手里拿着一只金色的鸭子,缓缓走下楼来。 榆钱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香气扑鼻;梧桐花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美丽动人。 这是一幅多么宁静、美丽的夜景!谁能比得上此刻的心情呢? 注释: 1.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本调又名“醉花间”、“秋蕊香”、“天仙子”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点:指用笔点染。 绛(jiàng)唇:古代女子以红唇为饰,故称口红为绛唇。 愁来:指作者因愁而写。 天:指天空,也暗指人的内心。 排当:形容雨下得很大。 麾散:挥赶,赶走。 中酒:因喝酒过度而感到难受。 偏无句:没有句子可作。 愁来处:愁的源头。 可堪:岂是、哪能忍受得了。 人去:人的离去
杨柳枝二首 其一 杨柳依依,春风轻拂,叶间露珠闪烁。临池画楼,断烟疏雨,叶声萧瑟如愁。 谁能数得,垂杨叶上?一片飘零的愁绪。柳影婆娑,风中摇曳,似诉离人哀怨。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柳林的画面。柳树随风轻摆,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和寂寞。诗句“一叶垂杨一点愁”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愁思与哀愁。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的春天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
长相思 夜行吴江道中 苏州城,秀州城。 - 注释:苏州(苏州)和秀州(秀水,今浙江湖州)两座城市。 鸭觜船儿月样轻,往来多月明。 - 注释:像鸭子的嘴巴一样的船在月亮下飘动,来回穿梭于明亮的月光之中。 一条浜,两条浜。 - 注释:一条小河,两条小河。 夜半歌声逐橹声。 - 注释:深夜里,歌声随风摇曳的竹笛声相随。 客愁无数生。 - 注释:客居他乡的愁绪无穷无尽。 赏析:
破阵子·晓行 惊起鼠声窣窣,催行灯影幢幢。紧约臂围双袖月,低压眉棱一帽霜。连云溪路长。续梦兴中易破,寻诗囊底多荒。渐觉乱山迎面绿,恰喜朝暾射眼黄。垆头蒸饼香。 此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晨行军途中的景象和心情。首句“惊起鼠声窣窣,催行灯影幢幢”通过细腻的声音描写和灯光效果,营造了早晨出发前的幽静与紧张气氛。紧接着,“紧约臂围双袖月,低压眉棱一帽霜”则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在寒冷天气中的装备与状态
这首诗的标题是《蝶恋花》,作者为宋代词人晏殊。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催唤春来凭小燕”。 释义:春天的来临,似乎被小燕子的鸣叫催唤着。 注释:小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早春时节就开始了繁忙的飞翔,传递着春天的消息。 第二句:“一座亭台,都被花薰遍。” 释义:整个亭台都被花香弥漫,仿佛成为了花朵的海洋。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亭台周围的花朵盛开,香气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