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碎蜂忙,花繁天小。
烟光易过清明早。
雨余帘尚卷时稀,病前书已摊来少。
酒向春疏,笺和愁到,熏衣忘却香焦了。
吹箫强欲和啼莺,一声飞去棠梨杪。

诗句输出:柳碎蜂忙,花繁天小。烟光易过清明早。雨余帘尚卷时稀,病前书已摊来少。

译文输出:柳枝被风折断,蜜蜂忙碌不停,花朵繁多,天空似乎变小了。春天的烟光容易过去,清明时节来得过早。雨后帘子还半卷着,生病前的书已经摊开了很多。酒香在春日里散去,笺上却多了忧愁。吹箫声试图模仿黄莺的叫声,但一声飞去,落在棠梨的顶端。

注释输出:“柳碎蜂忙,花繁天小”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柳枝被风吹得四分五裂,蜜蜂忙着采蜜,花朵繁多且使得天空显得更小。“清明早”指的是清明时节的到来。“雨余帘尚卷时稀”描绘了雨水后帘子被卷起来的景色,以及雨后的稀疏感。“病前书已摊来少”反映了作者生病前已经整理好书籍的情景。“酒向春疏,笺和愁到”表达了春天饮酒和书写时的愁绪。“熏衣忘却香焦了”暗示着忘记香水的味道,可能是为了驱赶身上的寒气。“吹箫强欲和啼莺”表现了尝试吹箫模仿黄莺的声音。“一声飞去棠梨杪”描绘了黄莺飞去的场景。

赏析:这首《踏莎行·春日》是宋代晏殊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景物与人物的情感紧密相连。首句“柳碎蜂忙,花繁天小”便勾勒出了春天的生动画面,柳枝被风吹得四分五裂,蜜蜂忙着采蜜,花朵繁多且使得天空显得更小,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气但又稍显忧郁的世界。接着,诗人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引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变化。“雨余帘尚卷时稀”反映了雨水后帘子被卷起来的景色,以及雨后的稀疏感,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希望。然而,“病前书已摊来少”则表达了作者生病前的忙碌和对疾病恢复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酒向春疏,笺和愁到”展示了春天饮酒和书写时的愁绪,酒香在春日里散去,笺上却多了忧愁。这里的忧愁不仅仅是因为身体的不适,更可能是一种对生命、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熏衣忘却香焦了”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无法享受曾经的习惯和舒适。最后,“吹箫强欲和啼莺,一声飞去棠梨杪”则描绘了尝试模仿黄莺的声音和黄莺飞走的场景,这种努力与失败构成了一种悲哀的美,也象征着生命中的无奈和无力。

《踏莎行·春日》不仅是一部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了深刻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美丽,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哀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