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植
译文: 七月十三日夜,我被酒醉登上双清亭。道者送来茶水,我喝了一杯又一杯。 我忽然觉得清醒了,江风的腥气被我洗得一干二净,独自一人在乱石上睡觉。 陡峭的楠木从峡谷中冒出,如同夜晚中的龙;幽深的塔刺破天空,犹如孤剑青翠。 自古以来双流河有今天的美景,三人共赏明月自是前庭。 道人喜欢爱惜秋天的江中茗茶,常常留着让我慢慢品鉴。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在七月十三日夜醉酒后登双清亭时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赠张中丞时为大尉五韵》,全诗共82句,每句7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初至新化赠张蓉裳学博 我初次踏上京城,准备赴京参加科举考试。 踏月款湘馆,始识先生面 在月光下拜访湘县的旅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 尘囊发鸣琴,行箧诵诗卷 我的书袋里装满了诗书,我正在吟诵着诗歌。 清言似味蔗,往往耐嚼咽 你的言语清新如甘蔗般甜美,常常让人回味无穷。 长安仕宦海
注释: 1. 论交少日各襟期,相对而今鬓欲衰。 2. 笑我平生玄尚白,怜君廿载素为缁。 3. 时危莫叹功名薄,学短空惊岁月移。 4. 何日比邻结茅屋,塘边同理钧竿丝。 赏析: 这首诗是黎月桥侍御归涂杂咏诗册中的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一句“论交少日各襟期,相对而今鬓欲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新化”为题,意在赠张蓉裳,并希望他能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官场,隐居田园。全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首联),点明送别之意;第二层(颔联),表达自己的谦逊和不自贱的态度;第三层(尾联),表达自己的祝愿。 【答案】 译文:我惭愧自己年纪轻学问差,才疏学浅不足以道义高远。只有心中对朋友肝胆相照的一片赤诚,我才不会自贱。哪想到君子却能刮目相看,对我刮目相看
谷隐寺 乱山围古寺,细路入松林。踏叶闻僧语,敲门响谷音。石泉风磬落,苔雪佛堂深。坐久客魂冷,翛然生道心。 注释:乱山包围着古老的寺庙,细窄的小径通入松树林中。走在松林里听到僧人在说话的声音,敲开寺庙的木门时,听到山谷中回荡的声音。石头上的泉水声与风中的磬声相合,佛堂前覆盖着苔藓的积雪,显得十分幽深。坐久了会感到身体发冷,于是心生出修道之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寺庙自然景色的诗
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 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 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 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 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 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 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 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 杨王固不论,国朝亦少二。 阎毛犹屈强,江戴乃孤诣。 斯文何汉宋,通儒自无蔽。 学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议。 潜邱五十条,谲觚六七事。 音学亦一端,汀芒讵为累。 学途有戈矛,旷世一感喟。
残宵闻轻雷,破晓辨游躅。 老筇动高兴,意行复谁促。 蒙蒙城西渡,野水带寒玉。 东风信马蹄,洲草萋已绿。 连畦平衍尽,复岫岖嵚续。 阴霾湿危空,线路瞰幽谷。 回风吹雨来,万壑响琴筑。 平生谪仙人,高歌在林麓。 粉房望咫尺,不得骋吾足。 置此下山去,山中酒应熟
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 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 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 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 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 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 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 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
衙池乾蓱秋纵横,荒园曙禽催客行。 连樯三日造我闼,破履踏木声彭铿。 怪翁七十发未白,谈琴读画有气力。 长松倚壑回春容,老鹤盘霄健秋翮。 武昌城外长江流,抟沙一聚风马牛。 作诗赠翁翁忆我,隆中山北岘山头
醉眼忽洗江风腥,独踏乱石眠石亭。 峭楠出壑夜龙黑,幽塔刺霄孤剑青。 终古双流有今夕,三人明月自前庭。 道翁好惜秋江茗,留着频来款露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