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首先读懂了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及重点句子分析概括即可。“标标骨格服黄裳”的意思是梅花的枝干像人的骨骼一样挺拔;花形似衣裳黄色;“不比春花异样妆”的意思是不像百花竞相开放,而是独自在冬天里绽放。“藉同名园谁得似”的意思是借名园之景,谁能比得上它呢
续梅花百咏·古梅注释 霜中花著好沉吟,曾否高枝放故林。[注释] 曾:还、曾经 高枝:高处 故林:旧地 几日天寒偏踏雪,江边篱落寄遐心。[注释] 几日:几天 天寒:天气寒冷 踏雪:踏着积雪行走 江边篱落:指江边的栅栏或栏杆上的草木。篱落,篱笆和栅栏 遥心:远大的理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于梅花的赞美。首句以"好"字起兴,表明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则是诗人在想象中描绘出梅花在寒冬中傲雪盛开的景象
【注释】并蒂:并生的两朵花,比喻夫妇或情侣。银缸:指灯。试:尝试着。 【赏析】此诗描写了梅花枝头结对的景象,寓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这首诗是《续梅花百咏》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全诗如下: 疏影斜枝近屋檐,时来雨露色何淹。 窗中睡起无情思,欲看香姿唤卷廉。 注释: 1. 疏影斜枝近屋檐:指梅花的枝叶斜斜地伸向屋檐,疏淡的影子映衬在屋檐下。 2. 时来雨露色何淹:意思是梅花虽然受到时来雨露的滋润,但颜色并不鲜艳。这里的“淹”是指淹没、掩盖的意思。 3. 窗中睡起无情思:意思是在窗户前醒来后,没有思念之情
【注释】 点缀:装饰。宫样:宫廷中的样子。脂粉:女子化妆用的膏、粉,引申为女子。处士家:隐士的居宅。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与雪的美丽景致。“点缀霜华与雪华”一句,写梅花和雪花,在冬日的寒风中,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大自然装点得一片银白,宛如一个美丽的宫殿。“浑如宫样着银花。”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梅花和雪花比作宫殿中的银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冬日的美景。 “不须脂黛添颜色,妆淡偏宜处士家。”两句诗
【注释】 家家:处处。子离离:黄梅熟了,果实累累。枝头恰似垂金弹:形容梅树的果实犹如金色的弹子。众鸟惊飞不敢窥:众多的鸟儿被梅树的果实吓走了。 【赏析】 以雨后梅花为题,描绘一幅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画面,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的首句“家家景物奇”,是说雨后,家家户户都出现了奇异的景象:春雨过后,到处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接着第二句“黄梅酿熟子离离”是说黄梅酿(一种酒)也酿造得十分香甜可口
续梅花百咏古梅 不同桃李斗芬芳,耿耿精神独傲霜。 知是一生风骨健,天寒时节愈生香。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古梅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坚韧品质。诗人通过对比桃花与梅花,强调了古梅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格。同时,诗中的“风骨健”也表达了对古梅生命力的赞美。 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生动地描绘了古梅在严寒中的傲然挺立。诗中通过对古梅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洁品格。此外
【注释】盆:花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古梅,赞美了梅花的坚贞不屈和傲视严寒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盆内根蟠小洞天”,写诗人所养的古梅生长在花盆里,犹如一个幽静的小洞天一样。 “陶甓一般圆”,写古梅的形态,如同陶瓷器那样圆润。 “不争雨露沾窗外,常伴琴书置几前”,写古梅不受风雨侵扰,总是伴随着琴书置于案前。 “窗外”二句,写诗人将古梅安置在案头,以供自己观赏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初冬至,天气渐冷,霜已降临,梅花即将凋零。 不待柳条泛出春光,梅花就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注释:葭灰:即葭灰,古代用葭草燃烧,烟上端有白色凝结,用来观测节气。序入初冬:序,指季节;入,到;初冬,即初冬时节,指农历十月。雪意寒:即雪意寒,雪的寒冷气息。漏泄:泄露、透露。报人看:告诉人们春天将要到来。赏析:此诗描写了冬季景象和梅花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梅花》,全诗如下: 未经霜雪学宫妆,雨露恩承体自香。 自笑清姿尘不染,冰肌玉骨侍昭阳。 注释: - 未经霜雪:没有经历寒冷和风霜的考验。 - 学宫妆:古代女子学习时使用的妆容。 - 雨露恩承:比喻受到良好的照顾和滋养。 - 体自香:身体自然散发出香味。 - 自笑清姿:自嘲自己的清高姿态。 - 尘不染:不受世俗污染,保持纯洁。 - 冰肌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