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勋
【注释】 百咏:指众多的咏物诗。梅惟数点动清思,落落疏疏放石涯:只有梅花几点能触动人对清高品格的思念,虽然花枝落落,稀疏零落,但也能自在地生长在石头上。岂似春风桃李树:怎能像春天里桃树和柳树那样繁花满树呢? 【赏析】 《续梅花百咏·古梅》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诗人以梅花自喻,通过梅花不媚俗、独清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不愿为权贵所屈的坚贞气节。 首句“梅惟数点动清思”,以梅花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
古梅(选一) 古干疏枝远望迷,山村不辨树高低。 花开庾岭寒香袭,日暮惟闻喜鹊啼。 注释: 1. 古干疏枝远望迷:指的是古梅的树干和枝条稀疏,远远望去,让人感到迷惑。古干疏枝描绘了一幅古梅枝干粗壮、枝干交错的画面。 2. 山村不辨树高低:在山村里,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很难分辨出树木的高度。这里的“村”字,既指真实的农村,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乡村意象。 3. 花开庾岭寒香袭:庾岭是指地名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的开始。 物华新: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自笑:自我嘲笑。花魁:花中的皇后,比喻梅花。 岭头: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首句“韶光初启物华新”,诗人用“韶光初启”形容春天的到来,用“物华新”描绘了万物复苏的景象,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次句“先吐寒梅色更匀”,诗人以“先吐寒梅”来形容梅花在春天的最先绽放
【注释】 ①清瘦:形容梅花枝干挺拔,姿态高峻。 ②玉骨珊阑(shān lán)月下归:月下,指月亮照在梅树上。珊阑,美玉的样子,这里指梅花枝干的洁白。 ③莫道:不要说。 ④终存老干小腰围:意思是尽管年岁已老但枝干仍很结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诗中“容颜清瘦异痴肥”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梅树,突出其枝干高耸入云,形神兼备的特点;“莫道严寒姿渐减,终存老干小腰围”
【注释】 质:指梅的本性。和羹:比喻人品高尚。品自华:品格自高。厌饫:饱食。吞:吃。吐:吐出。齿牙:牙齿。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赞美梅花的佳作。诗人首先称赞梅花具有高洁的本性,然后描绘出梅花在闲逸中咀嚼时,其滋味令人心旷神怡,最后指出梅花的清香一直存在,即使被吞下也能在人的牙齿上留下清香。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梅花:指白梅。白玉条,形容梅花洁白如玉。江城:即南京,作者当时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溪桥:指建康(今南京市)的秦淮河上的小桥。羊肠路,形容弯曲险要的山路。知有余香:意思是知道这梅花的香气是无穷无尽的。余香,即香气、香味,这里指花香。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百咏”为题,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诗。首句写梅花移植到南京后生长茁壮;次句写梅花已开在秦淮桥上,并越过长江两岸了;三句写经过曲折的小山路上
续梅花百咏古梅 不及苍松树几寻,花开数点见天心。 俯身伏处茅檐下,未许红尘十丈侵。 注释:在苍松的旁边我比不上它,只有几根枝条可以和它相比,它的花只有几点。它俯身伏卧在茅屋的屋檐下,没有被红尘世界所污染。 赏析:诗的首联以“不及”二字为转折,将诗人与苍松对比,突出了苍松的傲骨、坚韧和高洁之品格。颔联则通过描写古梅的生长环境,展现了其超脱尘世、孤高自赏的特点。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古梅的高洁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杳杳长枝又短枝,莫通消息动遐思”意思是:梅花枝头长短不齐,无法互相传达信息,引发我深深的思考。“时来风送香千里”是说:梅花盛开时节,一阵清风送来了它的香气,它那香气传遍千里。“月到窗前疑是君”意思是:月亮来到窗前,仿佛是梅花在向我招手。 【答案】 译文见注释。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的枝条长而短,不能互相传递信息,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后两句写梅花盛开时节
【注释】 梅花:即“梅”,古称墨梅。百咏,泛指各种咏物诗。竹外枝:即“梅边竹外枝”。向:朝着。“竞尔”句:竟然如此,竟自向梅花弯曲。庭前:庭院里。种:栽植。添双喜:增添喜庆的意思。“五福三多”句:五福:寿、禄、财、喜、良;三多:多子、多孙、多福。独自知:独自知道。 【译文】 曾见梅花斜倚在竹林之外,竹子居然向着梅树弯曲。 庭院里栽上了这梅和竹,增添了双喜,五福三多,独自知晓。 【赏析】
【解析】 “夜入梅林望月华,月华光里数枝斜”意思是夜晚我进入梅花林中看月光。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几枝梅花显得格外娇美。“清香一段从衣出,疑是嫦娥降我家”意思是淡淡的香气从衣袖中飘出,仿佛是嫦娥降临到我们家了。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幽香图,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深夜,我走入梅林之中观赏明月,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