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屏
【诗句解析】 - 第一句"乱世生难死亦难,无端刘表学曹瞒":描述了在动荡的乱世中,生与死都变得艰难,而曹操和刘备的事迹也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 第二句"相从地下孔文举,不解辽东管幼安":以孔融和管仲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 - 第三句"岂复狂名计身后,何须危碣表江干":表示自己虽然名声远扬,但却并不追求死后的名声,也不需要在江边立碑纪念。 -
注释: 年丰民气乐,讼简吏事间。 年景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诉讼减少,官吏们的事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曝北短檐下,时见屋上山。 在晒衣服的北边小檐下,时不时地可以看到屋顶上堆着的积雪。 为乐当及时,遑念饱与温。 为了寻找快乐,要趁现在,不要考虑吃和穿的问题。 韩诗二三策,往往造孔颜。 读韩愈的几首诗,常常能体会到孔子和颜回的高尚品质。 开帙未敢窥,先自正衣冠。 打开书卷,不敢看,就先把衣帽整理好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官吏贪腐无能的批评。 诗句注释: 1. 次韵寄和桂德山明府偶然作 - 这首诗是应友人桂德山明府的邀请而创作的。 2. 时复跨马出,问俗周里廛 - 时不时地骑马出门,四处打听民间疾苦。 3. 不知我父老,欣欣何所欢 - 我不知道这些老人的喜悦之情是什么。 4. 儿童负稿秸,落日归柴关 - 孩子们背着农具回家,夕阳下他们穿过柴门。 5. 来岁知饱无
故人酒后为长叹,自致青云尔许难。 身似嵇康偏作吏,家非卜式亦输官。 局输残劫知空覆,调急幺弦敢辍弹。 十载我蔼郎知米贵,看君犹未厌长安。 赏析: 《留别何佐卿》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与祝愿的诗。首句“故人酒后为长叹”,通过描写朋友在酒后的叹息,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担忧和期待。第二句“自致青云尔许难”,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期望。整首诗歌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写
【注释】 “古书”二句:古人的书上罗织我的床,古人的剑呼啸在我的壁上。 “挂席”二句:我挂帆去询问神山,欲到神山嗟叹没有日子。 “大厦”三句:高耸的大厦突然倾斜身子,一群圬工在缝隙里涂抹它,松树冷了,许多杂草都死了,凤鸣叫得百鸟都静寂了。 “拔剑”三句:拔出剑来舞动七盘,剑气冲破天碧。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回忆年轻时曾向友人桂德山明府借阅典籍,并得到他的帮助。诗人以“古书罗我床”起兴
年丰民气乐,讼简吏事间。 曝北短檐下,时见屋上山。 为乐当及时,遑念饱与温。 韩诗二三策,往往造孔颜。 开帙未敢窥,先自正衣冠。 老胥抱牍至,废卷为不欢。 何由乞彼苍,置我三古间
故人酒后为长叹,自致青云尔许难。身似嵇康偏作吏,家非卜式亦输官。 局输残劫知空覆,调急幺弦敢辍弹。十载我蔼郎知米贵,看君犹未厌长安
乱世生难死亦难,无端刘表学曹瞒。 相从地下孔文举,不解辽东管幼安。 岂复狂名计身后,何须危碣表江干。 悲风卷起涛千尺,恐有蛟龙索赋看
杨维屏(1797—1857),字翠岩,号樨竹,祖籍连城,后迁居侯官,是清代著名诗人。杨维屏的诗作《鹦鹉洲祢衡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将介绍杨维屏: 1. 生平简介:杨维屏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其父亲杨簧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造诣。他早年便负有异才,曾随父学习诗文。他的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梁章钜的高度赞赏,并且被认为在李义山和黄山谷之间独具匠心,不肯盲从他人。杨维屏不仅擅长写作
杨维屏(1797—1857),字翠岩,号樨竹,祖籍连城,后迁居侯官,是清代著名诗人。杨维屏的诗作《鹦鹉洲祢衡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将介绍杨维屏: 1. 生平简介:杨维屏生于一个文学世家,其父亲杨簧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造诣。他早年便负有异才,曾随父学习诗文。他的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梁章钜的高度赞赏,并且被认为在李义山和黄山谷之间独具匠心,不肯盲从他人。杨维屏不仅擅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