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将
【注释】 真珠:即“珍珠”,这里指松树。蔌蔌圆英淡粉妆,肯随桃杏媚韶光:簌簌的松针像淡淡的妆容,不肯随着桃杏等树木争春斗艳去媚人。 金刀:指刀剑。春风:春天的风。 草密林深只自香:草丛茂密,林木葱郁,只有松树散发出阵阵清香。 译文: 稀疏的松针像是淡淡的妆容,不肯随着桃杏等树木去争春媚人; 刀剑不至,春风也过不来,只有松树独自散发着阵阵清香。 赏析: 首句“蔌蔌圆英淡粉妆,肯随桃杏媚韶光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 - 峭壁半寒空:描述的是一处高耸的山崖,其上部分被云雾所笼罩,显得格外清冷和空旷。这里“峭壁”指的是山崖的险峻程度,而“半寒空”则描绘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 丛林甲海东:这里的“丛林”指的是茂密的森林,而“甲海东”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片丛林如同海洋中的岛屿一样屹立在东海之滨。这一句通过比喻,展现了山林的壮观与壮丽。 第2句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赏析。“留题徐真君祠堂东西二室”一句是说诗人留诗给徐真君祠堂的东西两间房;“过石门”一句点出山的形势和环境,为写诗人登山所见作铺垫;“谒灵特地乞真言”一句交代了诗人上山的目的,即向神灵求卜前程之事;“再三许我前程事,敢不留诗荷圣恩”一句是说诗人多次恳求神灵保佑自己前程顺利
【注释】 1.龙镜:传说中能照见龙形之镜。 2.鹭陂:即鹤汀,相传为大文豪欧阳修所筑。 3.乾坤:指天地。 4.合照:互相辉映。 5.河海:指江河湖海。 6.放生:佛教语,指放生动物等,以期得到其报恩。 7.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龙镜”与“鹭陂”,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景观。诗人通过描写江中的龙镜和苑外的鹭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人生哲理,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注释】 成都运司:指四川转运使司。西园亭:在成都西郊。玉溪堂:在西园内,以玉为建筑材料的厅堂。 【译文】 朱红的大门俯视着清澈的玉溪,玉溪清且幽静。我在此从公休息一下,抚玩景色空余悠然。云彩环绕着圆岛,白日回流于方流。此地有光碧如洗,何必远游昆仑洲! 【赏析】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成都西园亭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作者对东山和程大卿的描写。 首句“东山十里复溪流”,描绘出东山景色的美丽,十里之外的溪流在远处流淌。 第二句“远客时时骋望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 ,描绘出了东山景色的壮丽,泉水旁边有榴花盛开,亭子建在狮子峰的山顶上。 第四句“一州旗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 描述的是东山的美景,旗色在天的尽头出现,芸香的味道留在了海边。
注释:东山碧岩亭,旧室曾留古岸边,新亭同赏碧岩前。 日生狮子峰头树,烟伴榴花洞口泉。 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乘天。 飘然踪迹今何定,别去江湖又一年。 译文: 东山碧岩亭,旧时住过的地方,如今仍在山边,新的亭子也在此欣赏碧岩景色。 早晨太阳照在狮子峰上的古树上,烟雾缭绕,与榴花洞口的泉水相映成趣。 秋天,黄叶落在地上,云彩在清晨升起,天空与大海相连。 如今何去何从,别离江湖已经一年了
【注释】 积善:寺院。 乐:快乐,这里指生活安逸。 菊黄:菊花初开时的颜色。 蕊:花蕊。 梅白:梅花盛开时的颜色。 水阔:江流宽阔。 别恨赊:分别时的愁绪难以排遣。 暮天霞:傍晚的天空,多指晚霞。 【赏析】 《留题积善院》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点明题旨,抒发自己留恋山居之乐;颔联描写了秋日山居的美景;颈联写景中含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危亭高处倚岩隈,西望蒲菖海浪回。 山戴鳌头天外出,水浮鳅穴地中来。 千重侧崦扶摇没,万里分流混沌开。
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 修楠列翠幄,长松偃高盖。 地褊景逾宽,处约志弥泰。 谁知坐啸间,心游万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