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受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诗中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上景象,通过对大海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我们来看第一句“一观沧海失江河”。这是诗人站在海边远眺大海时的感受。他看到眼前的大海,仿佛失去了江河的束缚,自由奔放。这里的“一观”表示诗人的所见所感,“沧海”指的是大海,而“失江河”则形容了大海的宽广无边。 第二句“捩柁扬帆发浩歌”
许九日闽归 万里归家白发新,秋风重得饱鲈莼。脱身戎马怜今日,回首关山哭故人。 跌宕七言才更健,萧条八口业长贫。一杯同把松窗酒,坐看天边战伐尘。 注释: 1. 万里归家白发新:形容远离家乡,长时间未回家的人,头发已经变白了。 2. 秋风重得饱鲈莼:在秋风中再次品尝到鲜美的鱼和莼菜。 3. 脱身戎马怜今日:形容自己脱离军旅生涯,珍惜现在的生活。 4. 回首关山哭故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分别的情景
诗句释义 1 客晓:清晨的旅人。 2. 千里作远客:形容旅途遥远,身在异地如异乡。 3. 五更思故乡:五更时分,即夜深人静时刻,思念故乡。 4. 寒鸦数声起:描述寒冷天气中,几只乌鸦开始叫唤。 5. 窗外月如霜:形容月光皎洁如霜,清冷而明亮。 译文 在遥远的旅途中醒来,夜晚的宁静中我思绪万千。 寒夜中几声乌鸦的啼鸣,窗外的月亮像霜一样明亮。 赏析
舟暮 不知所宿处,暮色正氤氲。 路远随行贾,村稀傍戍军。 江清波浸月,山赤火烧云。 同客如鸿雁,天边自作群。 译文: 船在暮色中前行,不知道该停在哪里。远处的路还很长,随着商贩一起行进。村落很少,只有军队守护着。江水清澈,映出月亮的光芒;山峰赤红,如同燃烧的火焰。我们与同伴们如大雁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注释: 1. 舟暮:船在黄昏时出发,夜晚到达目的地。 2. 不知所宿处
我从建溪走千里,胆落魂销百滩水。 舟人更说九龙滩,绝险诸滩安足齿。 嗟予漂泊何为哉,今日亲到龙滩来。 恰闻昨日七舟下,两舟却破寻尸骸。 上滩犹比下滩好,人登崖岸且自保。 长索条分众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一滩水悬一丈高,奔雷卷雪舂怒涛。 舟尾向天舟倒立,还防巨石訇相遭。 欲上不上力再著,号呼互应愁一错。 我傍山根行□行,崚嶒石罅难移脚。 九龙九龙路折盘,尽日劳劳上几滩。
先生延陵老子孙,娄江科第推高门。 名流冠盖世虽换,豪士风流今尚存。 忆昔从兄宦锦水,芒鞋茧足荆棘里。 百口长悲殉乱离,一身何幸还乡里。 草堂丝管秋风寒,谱出新声《行路难》。 共传顾曲周公瑾,谁识哀时庾子山? 三十年来头已白,萧然放散江湖客。 博场酒社共追欢,画笔棋枰兼负癖。 西南近日羽书传,重见公孙跃马年。 人间多少沧桑事,付与先生一醉眠
六桥遥带两峰孤,烟水茫茫旧宋都。 一向鄂王坟上拜,回头不忍见西湖。
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 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三月莺花紫陌春,曳裾何处逐风尘。 毛生初作平原客,莫使轻他十九人。
【其一】 宝石峰头语塔铃,夜深鬼火映沙汀。 春山遍作祁连冢,芳草年年不肯青。 【其二】 觱篥高城夜月明,军中少妇忆南征。 可怜七里滩头水,流到钱塘是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