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均
宋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子公,一字公齐。 陈昉兄子。 从真西山学。 以荫入仕。 历知东阳、丽水、西安县,江州通判,後除江东提刑,改广东。 徭人犯边,漕臣方摄帅,邀功囚平民数十,均审核而纵之,被中伤去。 起为江西提刑兼知赣州。 宋理宗宝祐三年(西元一二五五年)直祕阁(《咸淳毗陵志·卷八》)。 景定四年(西元一二六三年),知镇江府。 景定五年(西元一二六四年),知平江府(《至顺镇江志·卷十五》)
清代陈均《康对山故里》释义
不避貂珰竟独行 故人情重一官轻,膺滂苦自争门户,嵇吕真能共死生。千里关河迷锦瑟,十年丝竹老无城。 平生长物惟腰鼓,好著岑牟奏几声。 赏析: 这首诗以“康对山故里”为题,通过陈均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在官场上的孤独、坚持和执着。诗中描绘了作者不畏权贵、独自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故人深情厚谊的珍视以及对自己一官半职的轻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在艰难困境中的抗争精神
康对山故里
不避貂珰竟独行,故人情重一官轻。 膺滂苦自争门户,嵇吕真能共死生。 千里关河迷锦瑟,十年丝竹老无城。 平生长物惟腰鼓,好著岑牟奏几声
子公,原名陈均,宋代诗人
宋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子公,一字公齐。 陈昉兄子。 从真西山学。 以荫入仕。 历知东阳、丽水、西安县,江州通判,後除江东提刑,改广东。 徭人犯边,漕臣方摄帅,邀功囚平民数十,均审核而纵之,被中伤去。 起为江西提刑兼知赣州。 宋理宗宝祐三年(西元一二五五年)直祕阁(《咸淳毗陵志·卷八》)。 景定四年(西元一二六三年),知镇江府。 景定五年(西元一二六四年),知平江府(《至顺镇江志·卷十五》)
陈均
宋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字子公,一字公齐。 陈昉兄子。 从真西山学。 以荫入仕。 历知东阳、丽水、西安县,江州通判,後除江东提刑,改广东。 徭人犯边,漕臣方摄帅,邀功囚平民数十,均审核而纵之,被中伤去。 起为江西提刑兼知赣州。 宋理宗宝祐三年(西元一二五五年)直祕阁(《咸淳毗陵志·卷八》)。 景定四年(西元一二六三年),知镇江府。 景定五年(西元一二六四年),知平江府(《至顺镇江志·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