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
绝顶共登攀出自《题云居上寺》,绝顶共登攀的作者是:王益。 绝顶共登攀是唐代诗人王益的作品,风格是:诗。 绝顶共登攀的释义是:“绝顶共登攀”意味着一同攀登至山顶,共同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里既可指物理意义上的山顶,也比喻精神、道德或成就上的高峰。 绝顶共登攀是唐代诗人王益的作品,风格是:诗。 绝顶共登攀的拼音读音是:jué dǐng gòng dēng pān。 绝顶共登攀是《题云居上寺》的第2句
支公禅诵处出自《题云居上寺》,支公禅诵处的作者是:王益。 支公禅诵处是唐代诗人王益的作品,风格是:诗。 支公禅诵处的释义是:支公禅诵处:指东晋高僧支遁在此地修行讲经的地方。支公,即支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以精通佛学、善于辩论而著称。禅诵,即静坐修行并朗诵佛经。此处指代支公修行讲经的场所。 支公禅诵处是唐代诗人王益的作品,风格是:诗。 支公禅诵处的拼音读音是:zhī gōng chán
【注释】: 逢:遇,碰上。星汉使:即指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事迹,因张骞通西域有功,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又以星星喻其名,故称为星汉使。槎(chá):木筏,这里指木筏船。灵槎:神话传说中驾着木筏上天的木筏神。 【赏析】: 此诗为诗人怀念友人而作。首句说:没有遇到星汉使,哪能识别那是仙槎呢?“不逢”就是没有遇到的意思,“谁识是”就是怎样才能认识它呢?“灵槎”是神话传说中的木筏神,据说驾着木筏飞上天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繁县东湖瑞莲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火云烁尽天幕腥,水光弄碧凉无声。” 描述了夏日的炎热已经过去(火云消失),水面显得格外清凉。 2. “荷华千柄拂烟际,杰然秀干骈双英。” 形容荷花如千手观音般的美丽,同时强调了荷花的高洁和优雅。 3. “天敕少昊偏滋荣,宵零仙露饶金茎。” 天上的神仙也特别照顾这个植物,使得它更加茂盛。 4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注释】: ①晓剃:早晨剃去头发。吟髭:指留胡子。雪:这里形容雪的洁白。零:散乱。 ②海窗:指寺庙里的大窗户(佛堂)。曾咒钵龙:曾经用钵中的水来漱口、洗手。龙:佛教中的一种神兽。 ③蚤(zǎo):早;以前。西竺(zhu zhú):指印度。持法:掌握佛法。 ④应
和梅公仪新繁县显曜院 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麈接藤床。 云章酷爱休诗丽,莲柄慵思远社香。 石发雨梳鸡苑寂,风梭春织鹫山凉。 劫灰心火销平尽,又听钟声下讲堂。 注释: 1. 梵宇萧条白日长,苦空谭麈接藤床:梵宇(佛教寺院),萧条(荒凉、寂寞),白日长(太阳长久地照耀),苦空(佛教中的“四大皆空”思想,指世间万物都是空的)谭麈(谈论佛学)、接藤床(一种用藤条编成的床)。 2. 云章酷爱休诗丽
【注释】 烧残绛蜡泪成痕:绛蜡,即红蜡烛。“烧残”是说蜡烛燃烧殆尽。绛蜡,红色烛芯。 碧云又阻来信:指书信被阻隔。 廊上月侵门:月光透过窗子照在门口。 两处销魂:指诗人和情人分别在两地。 【赏析】 这首词是写离别相思的苦闷心情,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感情,语言清丽自然。 上片写景。开头二句,写夜阑人静时,自己独自对着昏黄的灯焰出神,泪珠滴在了已经烧残的红烛上,留下了痕迹。接着,写街鼓报黄昏,天已黑了
注释:背靠青峰,面靠溪边,手执毛笔新题壁间。善根坚不可摧,如同金莲合;清净世界,如同水月齐。悟到真正的乐境,花开在檐下;想到祖塔游玩过的地方,还在龙蟠虎踞的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清凉寺美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感受力,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寺庙内的宁静祥和氛围。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善根不挠金莲合”,“净界无尘水月齐”等句
【译文】 在灵谷的神仙宅院,我放眼四望,景色新奇。 远山如画一般美丽,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衰老。 世事如同棋局中的斗争,人心如同海中的波浪,变幻不定。 功成身退像范蠡一样,湖上悠闲自得地度过余生。 【注释】 1. 灵谷:即钟山之东麓,有灵谷寺。 2. 言归:归心似箭的意思。 3. 肆目:放眼,放眼望去。 4. 山光远如画:远处的山色明丽如画。 5. 秋色老于人:形容秋天景色令人感觉苍老。 6.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描绘云居寺的景色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题云居上寺(注释:题目) 支公禅诵处,绝顶共登攀(注释:支公在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高僧支遁,他的修行之地位于山巅之上)。 日色千峰里,钟声万壑间(注释:太阳的光芒映照在无数的山峰之中,寺庙的钟声回荡在深深的山谷之间)。 暮猿吟砌近,沙鸟傍溪闲(注释:傍晚时分,山中的猿猴在石砌旁吟唱,悠闲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