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
【注释】:
①晓剃:早晨剃去头发。吟髭:指留胡子。雪:这里形容雪的洁白。零:散乱。
②海窗:指寺庙里的大窗户(佛堂)。曾咒钵龙:曾经用钵中的水来漱口、洗手。龙:佛教中的一种神兽。
③蚤(zǎo):早;以前。西竺(zhu zhú):指印度。持法:掌握佛法。
④应:应当;会:懂得、理解。南僧:指南方的和尚。不知经:不懂得经典。
⑤云气:指天空中飘荡的云彩。闲:清闲,悠闲。侵:沾润。麈(chí)柄(bǐng):拂尘柄。麈:一种长柄扇子,用牛角、象牙制成。
⑥藓(xiǎn)痕:苔藓的痕迹。春老:春天过去。上铜瓶:在铜制容器上刻上花纹或图案。
⑦近来:最近以来。禅观:指寺庙里的佛像或壁画。都无语:全都不说话,没有声音。
⑧手指余花:用手指拈着花瓣。余:剩余。
【赏析】:
《和梅公仪留题重光寺罗汉院赠宪上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在寺庙中留题并赠予朋友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
“晓剃吟髭雪半零,海窗曾咒钵龙醒。”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早晨起床后,剃去头发,留下了长长的胡须,如同雪一般洁白。他坐在海边的窗前,曾经用钵中的水来漱口、洗手,让龙苏醒。这里的“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量。
“蚤知西竺能持法,应笑南僧不会经。”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他认为,那些南方的和尚不懂得经典,因此无法真正地掌握佛法。而他自己则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佛法。这里的“西竺”指的是印度,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云气昼闲侵麈柄,藓痕春老上铜瓶。”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中的美景。云气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荡,仿佛在侵扰着拂尘柄;苔藓的痕迹在铜制的容器上显得更加明显,表明春天已经过去。这里的“麈(chí)柄”指的是拂尘柄,是用来擦拭佛像的。而“铜瓶”则是寺庙中的常见器皿之一。
“近来禅观都无语,手指馀花满寺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中的氛围的感受。最近以来,寺庙里都沉默不语,只有手指上的花残留在庭院中。这里的“禅观”指的是寺庙中的佛像或壁画。而“馀花”则是指花朵的残余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佛法的理解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