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
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
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
却忆登楼堞,徒能见巨然。
【注释】:
“题黄山二首”:题,题写。二首,指两首诗。
地灵通十洞:地灵,指天地灵气;通十洞,形容山中洞穴之多。
山邃宅诸仙:邃,深远;宅,居;诸仙,许多仙人。
怪似龙逢霹:龙逢,传说中的帝王尧帝之子,因遭难而死;霹,闪电;比喻山势峻峭。
高疑剑倚天:疑,怀疑;剑倚天,形容山峰陡峭,直插云霄。
岩端锁丹灶:岩端,山的顶端;丹灶,道家炼丹用的炉灶;比喻山上有炼丹之处。
石罅逗温泉:石罅,岩石间的缝隙;逗,靠近;温泉,热水形成的泉眼。
却忆登楼堞(dié):却,反而;堞,城墙上的矮墙;登上城楼眺望。
徒能见巨然:巨然,唐代画家李思训,号大愚,擅长画山水,号称“第一”。此处借指名画家的画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黄山的七言律诗。全诗以赞美黄山为主题,通过对黄山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其中“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描绘了黄山的神奇景象;“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对黄山的赞美之情;“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则具体描绘了黄山的自然景观;而“却忆登楼堞,徒能见巨然”,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不禁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画家李思训的画作,表达了他对艺术和自然的共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