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忆王孙·寓豆叶黄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晓起梳头对玉台。 照香腮。羞睹惊鸿瘦影回。 注释:在清明时节,小院里杏花盛开,院子里有一扇半开着的朱红色的门,飞来的燕子就从这扇门飞进飞出。清晨起来梳妆时,我面对着镜子梳洗头发,映着镜子的脸庞显得更加美丽。忽然看见一只美丽的燕子从镜子里飞走了,她那娇弱的体态和轻盈的身影让我感到惊讶和害羞。 赏析:此词写闺中女子清明时的小景、闲情和遐思
注释:小楼里的柳色还未深,被湘月牵动着情思而苦吟。翠袖在风前冷得受不了。 怕登高远眺,因为几道栏杆隔开了我万里的故乡。 赏析:词人以“小楼”起笔,点明自己的居处,寓有孤寂之感。接着写春景,但未用“春”字,只用“柳色”二字来表现。“未深”,表明春天尚未到来。“柳色”句是说,这柳色还不太浓重,因此诗人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所以没有心情去赏柳。 过片两句写景兼抒情。湘江之月,本已足以牵动人的情感
忆王孙 · 谢安棋墅 注释: 1. 争棋赌墅:形容下棋时非常激烈。 2. 意欣然:形容心情舒畅愉悦。 3. 心似游丝:比喻心情轻松,像游丝一样飘动。 4. 扬碧天:形容心情开朗,像扬帆在蓝天上。 5. 只为当时一著玄:这里的“玄”是指棋局的奥秘,下棋的人需要深谋远虑,才能赢得比赛。 6. 笑苻坚:指苻坚(前秦皇帝,公元352—385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诗句释义与赏析:忆王孙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晓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1. 春风楼上柳腰肢。 - 春风楼:一个具体的场景,通常与春天相关,意味着在温暖的春日中,有一处地方特别令人向往或难忘。 - 柳腰肢:形容女子的身姿柔美,如同随风摇曳的柳枝,轻盈而有韵味。 2. 初试花前金缕衣。 - 初试:第一次尝试或展示。 - 花前金缕衣:指穿着一件用金线绣制的华丽衣服
《忆王孙》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注释: - 忆王孙:词牌名,通常用以抒发感慨或怀旧之情。 - 一春:整个春季。 - 常是:常常。 - 风雨晴时春已空:比喻春天虽然美丽,但最终随着风雨而逝,春天的美丽也随之消失。 - 泥沙万点红:形容春日的雨后,大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泥泞,红色的花瓣点缀其间。 - 恨难穷:指对逝去的美好时光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名为《忆王孙》。下面是逐句释义: 忆王孙 绛唇初点粉红新。凤镜临妆已逼真。苒苒钗头香趁人。惜芳晨。玉骨冰姿别是春。 译文 刚涂上胭脂的双唇鲜艳如初,梳妆照镜后,容颜美丽逼真。细细的发钗在头上轻轻摇曳,仿佛散发出迷人的芳香。珍惜这美好的早晨时光吧!她的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春天。 注释 - 绛唇初点:指的是女子用红色的口红轻轻涂在双唇上
【解析】 本题是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审题,明确要求,如本题注意“柳”“马”等关键字,然后根据句意和积 累的词汇进行默写。 【答案】 柳色青青,柳条纤长而柔美;杨柳初绿,尚未凋零;梨花雪白、洁白、纯洁;楼上情人,闺中女子;听马嘶声,听到 了马儿的鸣叫声;归郎,思念丈夫的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 - 注释: “冷红”形容秋天的落叶色彩偏红,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塘秋”则描绘了池塘边的秋色。“长与行云共一舟”表达了作者与行云相伴,漂浮于水面上的情景,有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零落江南不自由”反映了诗人身处江南,感受不到自由的状态。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他虽与行云相伴
梅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春意渐逝的时候,满地落花无人打扫。 去年的池馆已不再回来,又过了一年草木已经长绿。 思量万里之遥的家乡道路,山和水什么时候能相见。 杜鹃只知道埋怨残春,也不管人烦恼
注释: 登上高山,来到江边,送别即将归去的朋友。不要为离别而悲伤,人生最可悲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啊!(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 只有年年秋天南飞的大雁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之情的小词。上片“登山临水”点明地点,是送别的地点;“悲莫悲兮生别离”点明送别的原因,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下片“昔人非。惟有”点明所送之人,即友人。“唯有年年秋雁飞”则以大雁的飞去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