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昌黎文字登天府,爱筑书台伴山坞。 - 昌黎文字: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以其文采和才情著称。“登天府”可能暗指其作品广为传诵或被收录于朝廷。 - 爱筑书台:表示对书籍和学问的热爱,愿意为此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 - 伴山坞:形容在山中建书台的情景,山坞是山间的小盆地,环境清幽。 2. 翰墨淋漓草树香,哦吟呼动群虫舞。 - 翰墨:书法用笔,这里指书写的墨水。 - 淋漓
诗句释义: 1. 弱冠弄笔砚 - “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岁生日,“弄笔砚”意味着拿起笔墨开始写作或学习。 2. 耻为章句儒 - “章句儒”指的是过分注重文辞和书本知识的学者,而诗人自认为不屑于这种学问。 3. 夜半剑气发 - “夜半”指深夜,“剑气”比喻诗人的锐气、豪气;这里形容他在深夜中挥笔如剑般充满力量与激情。 4. 精光射天衢 - “精光”表示明亮的光芒
昌黎文字登天府,爱筑书台伴山坞。 翰墨淋漓草树香,哦吟呼动群虫舞。 老洞开口陪笑谈,寒泉哽咽怜清楚。 谁将邑宰限奇才,天为阳山降申甫。 正气挽回天地春,斗牛直射无今古。 虽落当年奸计笼,芳名历历播青史
弱冠弄笔砚,耻为章句儒。 夜半剑气发,精光射天衢。 欲分天子忧,张灯阅地图。 七闽山水秀,我亦思故庐。 世事苦龃龉,吾道宁踌蹰。 一官如涕唾,焉能轻重吾
陈应龙是宋代的诗人。陈应龙,字定夫,是宁德(今属福建)人。他的生平资料和经历不详,但在其诗作中透露出其深厚的学问修养和个人志向。他精于《尚书》和《春秋》,又喜读孙吴书,尝试太学后,陈傅良对他评价甚高,甚至将他作为首选推荐给其他学者。 陈应龙的诗作中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曾夜半剑气发,精光射天衢,表达了他想要为国家分忧解难的决心。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志向
陈应龙是宋代的诗人。陈应龙,字定夫,是宁德(今属福建)人。他的生平资料和经历不详,但在其诗作中透露出其深厚的学问修养和个人志向。他精于《尚书》和《春秋》,又喜读孙吴书,尝试太学后,陈傅良对他评价甚高,甚至将他作为首选推荐给其他学者。 陈应龙的诗作中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他曾夜半剑气发,精光射天衢,表达了他想要为国家分忧解难的决心。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