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掞
【注释】 江上:指江南水乡。茅堂:茅草盖的堂屋。柳四垂:柳树垂挂四垂,形容柳条很多。春时:春天的时候。雨多苔蚀悬琴壁:因为雨多,所以长了苔,把琴的墙壁都侵蚀了。水满蛙生洗砚池:因为水满了,所以青蛙跳到砚台里洗澡了。风浦萧萧帆过疾:风从浦中吹过,帆在快速地飘过。烟空漠漠鸟来迟:烟雾弥漫的天空,鸟儿飞得慢。避喧心事何人解:我的心情和事由,谁能够理解呢?窗下幽篁许独知:在窗下,只有我一人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西溪步归 注释: - 西溪:指西湖附近的溪流。 - 步归:步行回家。 译文: 我沿着西溪漫步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溪边的散步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美景的喜爱。诗中“舍北水西东”描绘了西溪的水流向,以及周围的景色。 2. 樵唱千村雨 注释: - 樵:打柴的人。 - 千村:指许多村庄。 - 雨:雨声。 译文:
【注释】 1. 遨游:漫游。 2. 岁华侵:岁月流逝。 3. 一命南还:指被贬谪到南方。 4. 雨露深:恩泽深厚。 5. 囊里尚存言事稿:诗的草稿仍藏在袋子里。 6. 床头已尽结交金:与朋友交往的金钱用完了。 7. 晚云零落:傍晚的景色显得凄惨。 8. 同官况:和同僚的情况一样。 9. 秋水微茫:秋天水色渺茫不清。 10. 乱客心:搅扰着旅人的心情。 11. 地遥无雁寄新吟:远离家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继而解读选项,并结合诗句与选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注意要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境胜惬栖迟,残樽晚更宜”,首联写景。诗人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安适地栖息,饮酒作乐,心情愉悦。“境胜”,是自然美景;“惬栖迟”是说在这种美景中得以栖身,感到十分惬意。“残樽”指空了的酒杯,诗人在欣赏了美景之后,兴致勃然,于是举杯畅饮
【注】 野路:乡村小路。危桥入径迂:指经过险峻的桥梁,穿过弯曲的小道。 牛身栖燕子:指牛背上停着燕子。鸢(yuān)爪带鸡雏:指鹰在捕食时,用爪子抓着小鸡。 水涸(hé):干涸。鲜鳞少:鱼很少。 村荒好树无:指村子荒芜了,好的树木也没有了。 山敛夕:傍晚时分,山峰收敛。渡口立斯须:渡口停留了一会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退居田园生活时所作,表现了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情。
【注释】 ①村居杂赋四首:指作者自编的一组诗,共四首。 茅屋:茅草盖的屋子。 路西东:指茅屋位于路的西头和东头之间。 穷山:指山势险峻的地方。石径:用石头铺成的小路。 钟声:指寺庙里敲钟的声音。斜照外:在斜晖照射下。 人影落花中:形容人的影子映在落花之中。 看罾叟:看渔翁撒网。罾(zēnɡ)叟:捕鱼的人,这里泛指渔夫。 柴扉:柴门。饭犊童:喂牛的童子。犊(dú):小牛。 接语:交谈。 亦相同
【解析】 1. “忆山中旧游赠坦师”是第一句,点出诗题。“赠”字说明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坦师的。“忆山中旧游”点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 2. 颔联“泉泻岩千折,云分屋半间”,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寺庙周围美景的赞美。 3. 颈联“松枯知寺古,田少觉僧闲”,“松”与“田”分别代指寺庙、僧人,“松枯”和“田少”分别暗指寺庙荒废,僧房简陋。 4. 尾联“师去因怀古,诗成未解颜”
【注释】 村居谩赋:我病卧已三个月了,贫穷地住在一个村子。 目昏难细字,耳背喜高言:眼睛看不清楚,难以阅读小篆,耳朵听不清楚,喜欢高谈阔论。 飘泊荒儿学,羁栖对仆樽:流离失所的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只能寄居在别人家中,我对着酒壶发呆。 城西空故宅,自为厌烦喧:城中的东面是空荡荡的旧宅院,我自己感到厌恶和喧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疾病而长期在家休养,生活困苦的境遇
诗句解析: 1. 登高无俗物,结纳岂恒徒。 - “登高”:在山巅或高处站立。 - “结伴”:与朋友一起。 - “无俗物”:没有世俗之物。 - “恒徒”:常来的人。 - “结纳”:结交、结识。 - “岂”:难道。 - 注释:站在高处,没有世俗的干扰,结交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 小帧藏云树,昏屏过雨湖。 - “小帧”:指画或书法作品的小幅。 - “藏”:隐藏。 - “云树”
乐圃林馆六首 注释及赏析 --- 第1句:林密帘栊暝,门清树石连。 - 解释:树林茂密,帘子轻摆,夜晚降临;门前清幽,树木与石头相连。 - 关键词:林密 (树林茂密)、暝 (夜晚降临)、帘栊 (帘子)、清 (清晰)、树石 (树木和石头) 第2句:合香乘雨霁,压酒及花前。 - 解释:携带香料,趁着雨后初晴,准备美酒在花前享用。 - 关键词:合香 (携带香料)、乘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