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
注释: 官柳:指杨柳。 不见桥东黄布帘,树犹如此我何堪:看不见桥边的杨柳在桥的东边搭起黄色的布帘,这棵树还是这样的,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袅袅亭亭忒无赖,又将春色误江南:那杨柳树随风飘荡、婀娜多姿的样子实在令人讨厌,它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江南。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杨柳依依的画面。诗人站在桥头,远远望去,看到桥东的杨柳搭起了黄色的布帘,这棵树依然如故,仿佛没有变化
注释: 年年有人自己衰老,每天水向东流。 庭院的花儿自己凋落,深深思念在心中结起。 赏析: 此诗首二句为景语,言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人却一年年老去,一天天逝去,这自然使人不免产生人生无常、青春易逝之感。后两句是抒情,言庭芳自摇落,而“永念”则道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赏析: 《春词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常建于贞观年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篇。此时期正值大唐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也空前繁荣。诗中的“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同时,“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无奈
【注释】 昨日:前天。桃花飞:指春日的桃花瓣像雪片般飘落。梨花吐:指春天的梨花盛开。几时:多长的时间。那堪:哪堪,怎能容忍。荡子:流浪在外的男子。游(有)不归:在外游荡而不愿归来。春来:春天来临了。泪如雨:眼泪像雨点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首句写春光明媚的景象,以“飞”字和“吐”字渲染气氛,烘托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气氛。二句承上启下,由眼前的春光联想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军中日奏凯,鼓行辽海东。 当宁怡玉色,千金劳成功。 焉知昨日地,袒甲去如空。 边人不敢语,将军益褒崇。
驱马饮淮水,千里黄草平。 种谷却流血,痛哭秋风生。 寡妻出租税,孤儿荷戈行。 武威既不足,愿见和亲成。
朝发山阳去,莫宿清水头。 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 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 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
腰间插雄剑,中夜龙虎吼。 平明登前途,万里不回首。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
不见桥东黄布帘,树犹如此我何堪。 袅袅亭亭忒无赖,又将春色误江南。
张琰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其生活与诗歌创作深受历史背景的深刻影响。 南宋时期的诗人,字汝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尽管关于他的生平和详细活动的信息较少,但他的作品显示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张琰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有着深厚军事背景的人物。他在恭宗德祐二年随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溃围后,元兵追及,战死,这一事迹反映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