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
【注释】 对坐:相对而坐。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砧声:捣衣的声音。霄汉路:天空中的道路,指仕途。凡鳞:凡鸟的鳞片。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愁旅思的七律诗。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旅馆”,即羁旅之所;“庭梧”,则点出季节为秋季。颔联写夜晚,远地传来阵阵砧杵声,使人想起家乡,引起乡情。颈联抒发羁旅之悲。尾联写诗人对前途的担忧和感慨。全诗情感真挚,风格苍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片石露寒色,先生遗素风 - 关键词: 片石、露寒色、遗素风 - 注释: 描述的是一幅清晨的景色,石头因露水而显得晶莹剔透,散发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韵味。这种独特的风格被后世称为“遗素风”,即超然物外的风格。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人以“片石”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陶渊明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 2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句含义,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并分析其表达技巧以及情感,最后总结其特点。 “九陌云初霁”,意思是说长安的街道上空云彩刚散去。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将云比作行人,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刚刚结束了漫长的雨中漫步,又迎来了晴朗的天空;“皇衢柳已新”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城中的道路上已经长出了新柳。这里写出了春天的到来
这首诗是诗人在桃源拜访一位僧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桃源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向往和对佛门生活的向往。 首句“桃源有僧舍”,描述了诗人到达桃源后的第一个印象——这里有一座僧舍。桃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这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气。 第二句“跬步异人天”,诗人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进入桃源后的感受。他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一切都与人间不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去年渭北望卿频,今日深山屐齿新。 珠树香沾千涧雨,莲峰翠滴四时春。 渔郎有意休相问,樵子无心可与亲。 石榻盘旋忘岁月,瓶罍羞罄故人贫
挂席天涯去,想君万里心。 人间无别业,海外访知音。 浪歇龙涎聚,沙虚象迹深。 往来应隔阔,须自惜光阴。
巨浸隔乡关,离城日已残。 日将程共远,风与浪争难。 岸尽霞光落,天光海色寒。 扶桑归到后,万里梦长安。
对坐庭梧下,风凉月色新。 远砧来迥夜,孤馆未眠人。 何计成他事,唯忧老此身。 不知霄汉路,谁与脱凡鳞。
半夜东风力,霞光一片新。 细看初着雨,繁艳欲烧人。 得意开当日,无言空过春。 东堂失意客,归去倍伤神。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