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同王圣濡张时升徐锡溟游鹅鼻峰 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 相与陟危峰,奇观敦夙慕。 我心窃自喜,早行莫迟误。 呼童不及膺,出门自发付。 茶铛手可提,炉碳裹以布。 萦回江水清,品尝忘日暮。 岩壑态探讨,狂笑蛟龙怖。 烟树碧沉沉,乱鸦飞远渡。 别去订后期,计日梅花吐。 过我复寻欢,春风满园圃。 译文: 与王圣濡、张时升、徐锡溟等友人一起登上鹅鼻峰游玩,心境开阔,情感高洁。我们相互携手攀登险峻的山峰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萍踪来古刹,枫亦在山红。 - "萍踪"比喻诗人的行踪如浮萍般无定向,"古刹"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枫亦在山红"形容深秋时节的枫叶如火如荼,象征着岁月的变迁与自然的壮丽。 - 注释:萍踪(指飘泊不定的足迹),古刹(古老的寺庙)。 2. 意气轻文字,须眉招贱穷。 - "意气"指的是志向和气质,"轻文字"表示诗人对名利地位看得很轻。"须眉"代指人的容貌
【注释】 怜:爱。袁安:东汉人,以清白著称。 篱菊:指菊花,篱边的菊花。 凌空孤塔迥:凌空的孤塔高耸入云。 刺眼万峰攒:刺眼的山峰像无数利箭攒集。 何得求羊侣:羊裘士,指隐士。 相将:一同,并排。看:指观赏。 赏析: 首联写诗人在雪中卷起帘子欣赏雪景,想起了袁安,因为袁安是清白之士,所以用“怜”字来形容对雪的喜爱之情。 颔联写篱边的菊花虽然稀疏,但是却有一种媚人的美态;而长松虽然拙朴
园林杂咏 百年嗟局舛,三径且徘徊。 修竹时披拂,浮云任去来。 衰颜凭药裹,蜡屐破莓苔。 我本忘机者,轻鸥莫浪猜。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苏门 太行山从东北方向延伸,气势控制了西南边缘。 它像一块巨石一样屹立在那里,横跨万里,横贯中原大地。 黄河在中间流过,它的水势旺盛,截断了源头的水流。 它在万古长存中显得秀美,是唐朝和晋朝的藩镇。 它雄壮奔放,不能被遏止,发源于卫国的苏门。 仰天望去,碧野参天,不为战乱的烟尘所掩埋。 右边有高耸入云的鸾凤,左面绕着急驰的鲸鲲。 铺展开地脉,罗列着无数天孙。
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 相与陟危峰,奇观敦夙慕。 我心窃自喜,早行莫迟误。 呼童不及膺,出门自发付。 茶铛手可提,炉碳裹以布。 萦回江水清,品尝忘日暮。 岩壑态探讨,狂笑蛟龙怖。 烟树碧沉沉,乱鸦飞远渡。 别去订后期,计日梅花吐。 过我复寻欢,春风满园圃
萍踪来古刹,枫亦在山红。 意气轻文字,须眉招贱穷。 何妨相尔汝,不觉渐西东。 岐路一时泪,坚持夜月同。
百年嗟局舛,三径且徘徊。 修竹时披拂,浮云任去来。 衰颜凭药裹,蜡屐破莓苔。 我本忘机者,轻鸥莫浪猜。
太行东北来,势控西南垠。 偃然为地脊,万里亘中原。 黄河界其间,气盛截其元。 盘桓万古秀,郁为唐晋藩。 雄骋不能遏,发越卫苏门。 倚天碧参野,不为兵尘昏。 右骞窣鸾凤,左绕奔鲸鲲。 铺张几地脉,罗列百天孙。 遂令爱山人,独知此山尊。 天巧茫未了,泌泉出山根。 珠玑无尽藏,鼓舞玻璃盆。 悠然派素波,遍绕梅花村。 莲陂与稻渚,日夕香气繁。 竹上看青峰,竹下弄青濆。 笠屐山阴道,城郭武陵源。
刘芳是宋代的诗人。 刘芳,字玄度,一字圣达,生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卒于万历四十三年,享年五十岁。他是阳江人,曾中进士,官至南宁知府。他的一生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多次挑战,最终因病离世。尽管他的生平经历并不十分明确,但他的诗词作品《园林杂咏》等流传至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刘芳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在《诗苑众芳》这部元代编辑的宋诗选集中。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的多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