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夫
元代诗人王介夫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王介夫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历史感慨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命运。《题刘如村昭忠逸咏》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对忠诚与正直精神的颂扬。诗中的“炎祚当年去不还,欲成良史恨无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历史记载者责任的深刻认识
元代王介夫《题刘如村昭忠逸咏》释义
【题解】《昭忠逸咏》诗,是作者于南宋灭亡前夕所作。 【注释】刘如村:作者的号。炎祚:炎帝的后代。祚:指国运。去不还:不能回来。良史:《汉书·司马迁传》:“古者有言:‘国有道,其言善;国无道,其言倚。’”意谓好的史官应为好君主服务,但作者却“欲成”一个“良史”。恨无官:“恨”,遗憾。 【译文】当年炎帝的后代离开中原后,没有回来,想成为良史,可惜没有做官的资格。一旦有人物归隐了,诗人就兴吟作诗了
题刘如村昭忠逸咏
炎祚当年去不还,欲成良史恨无官。 一朝人物归吟兴,千古纲常纪笔端。 林下董狐坚直节,山中杜甫老忠肝。 后来多少偷生者,掩面西风不敢看
王介夫
元代诗人王介夫以其独特的诗歌才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王介夫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历史感慨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命运。《题刘如村昭忠逸咏》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对忠诚与正直精神的颂扬。诗中的“炎祚当年去不还,欲成良史恨无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历史记载者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