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不可度,须此日暮凉。
况尔得佳友,共约栖禅房。
行吟发幽兴,空阔入水乡。
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
谁欤远有望,烟影生冥茫。
已复入古寺,树色交青苍。
虚廊绝蚊蛾,可近灯烛光。
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
尊卑就次序,肴核罗杯觞。
嗟此坐中人,声名托文章。
云霄纵高步,山林倏潜藏。
况遇知己饮,豁达倾肺肠。
抚掌发一笑,神思惊轩昂。
酣歌兴未已,下趁青苔荒。
仰视天无尘,素月升东墙。
百年亦如寄,万事何其长。
慎勿忘今夕,嘉话连僧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烧香寺》,以下是诗句的逐条释义:
- “暑热不可度,须此日暮凉。”
- 注释:炎热难耐,只有在日暮时分才感受到一丝凉爽。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酷热的不满和对凉爽夜晚的渴望。
- “况尔得佳友,共约栖禅房。”
- 注释:你们找到了知音,一同约定在禅房中休息。
- 赏析: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友情的美好。
- “行吟发幽兴,空阔入水乡。”
- 注释:边走边吟诵,心情舒畅;空旷的地方仿佛进入了水乡。
- 赏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萧散意自适,轻风动衣裳。”
- 注释:随意自在,微风吹动衣衫,感觉舒适。
- 赏析: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谁欤远有望,烟影生冥茫。”
- 注释:远处有人眺望,烟雾缥缈,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 赏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让人产生遐想。
- “已复入古寺,树色交青苍。”
- 注释:再次踏入古老的寺庙,树木的颜色交织成一片青色。
- 赏析: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 “虚廊绝蚊蛾,可近灯烛光。”
- 注释:空荡的走廊上没有了蚊虫和蛾子,可以靠近灯光照明。
- 赏析:展现了寺庙的幽静环境,以及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享受。
- “莲花生清池,静坐乃闻香。”
- 注释:池塘里长满了莲花,静静地坐着就能闻到花香。
- 赏析:描绘了一幅莲花盛开、香气四溢的美丽景象。
- “尊卑就次序,肴核罗杯觞。”
- 注释:尊卑有序,摆好了菜肴和酒具。
- 赏析:体现了寺庙生活的秩序和规矩。
- “嗟此坐中人,声名托文章。”
- 注释:感叹这些坐在一起的人,他们的名声都是通过文章来建立的。
- 赏析:指出了文人墨客通过文字成就名声的事实。
- “云霄纵高步,山林倏潜藏。”
- 注释:在云霄之上纵情高歌,山林之中又突然消失不见。
- 赏析:展现了诗人既向往高处也喜欢山林的自然风光。
- “况遇知己饮,豁达倾肺肠。”
- 注释: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欢饮,心情豁达,畅所欲言。
- 赏析: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和对知己的珍视。
- “抚掌发一笑,神思惊轩昂。”
- 注释:拍手大笑后,思绪飞扬,精神振奋。
- 赏析: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精神振奋的状态。
- “酣歌兴未已,下趁青苔荒。”
- 注释:歌声激昂未尽,便顺着青苔覆盖的小径继续前行。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 “仰视天无尘,素月升东墙。”
- 注释: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没有云彩,明亮的月光从东方升起。
- 赏析: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时间的流逝感。
- “百年亦如寄,万事何其长。”
- 注释:百年的时间就像寄居在世间一样短暂,世间的万事万物多么漫长啊!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认识。
- “慎勿忘今夕,嘉话连僧房。”
- 注释:千万不要忘记今晚的聚会,美好的话语将伴随我们进入僧房。
- 赏析: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重。
整首诗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