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堪叹复堪怜,喜际明时老市廛。
把菊已从前一日,种桃犹待后千年。
但令有子亲书帙,莫怪无人送酒钱。
寡欲清心今得矣,炼丹何用学神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余生堪叹复堪怜,喜际明时老市廛。
  • “余生”意指剩余的时间或生活。
  • “堪叹”表示遗憾或悲伤。
  • “复”和“堪怜”强调了重复和令人同情的悲哀。
  • “喜际明时”指的是在一个明朗的时代,通常指政治清明或社会环境良好。
  • “老市廛”中的“老”可能指年长或经历丰富,而“市廛”则是指市集或市场。
  1. 把菊已从前一日,种桃犹待后千年。
  • “把菊”指的是赏菊或饮酒。
  • “前一日”表明动作发生在过去的一天。
  • “种桃”意味着种植桃树或其他植物。
  • “后千年”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
  1. 但令有子亲书帙,莫怪无人送酒钱。
  • “子”在这里指儿子或子女。
  • “亲书帙”意指亲手书写的书籍或学习材料。
  • “莫怪”表示不抱怨或不在意。
  • “送酒钱”是赠送酒食的费用。
  1. 寡欲清心今得矣,炼丹何用学神仙。
  • “寡欲”意味着减少欲望,追求精神上的清净。
  • “清心”表示心灵纯净无杂念。
  • “今得矣”意味着现在已经实现了。
  • “炼丹”是古代道教的一种修行方式,旨在通过服用丹药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 “何用学神仙”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质疑或反对,即认为通过炼丹就能达到神仙般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未来,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观念,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来实现人生的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