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夜夜听松涛,谁挽沧溟压树梢。
雷谷震惊龙换骨,风林摇荡鹤倾巢。
玉山月白箫声杂,银汉天清剑气交。
我与周弘同洗耳,乘槎便欲渡三茅。

诗句释义:

草堂夜夜听松涛,谁挽沧溟压树梢。

译文:

在草堂里,夜晚静静聆听着松涛声,是谁在用力量将大海般的波涛都压到树枝上?

注释:

  1. 草堂:诗人居住的地方。
  2. 夜夜:每天、每次的意思。
  3. 松涛:指松树发出的涛声。
  4. 谁挽沧溟压树梢:询问是谁的力量如此之大。沧溟,大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草堂夜夜听松涛”,描绘了一幅夜晚草堂中宁静而悠扬的景象。而“谁挽沧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伟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草堂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诗句译文:

雷谷震惊龙换骨,风林摇荡鹤倾巢。

译文:

雷谷震动如同龙在换骨头一般,大风使树林摇摆如同仙鹤的巢被摇动。

注释:

  1. 雷谷:山谷中因雷电而发出的声音。
  2. 震惊:震动、震撼的意思。
  3. 龙换骨:比喻事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 风林: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5. 鹤倾巢:形容树上的大鸟因为受到惊吓而飞走。
  6. 玉山月白箫声杂,银汉天清剑气交。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雷谷的壮观和山林的幽静。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净化。诗中的“玉山月白箫声杂”,以玉山为背景,月光下箫声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银汉天清剑气交”则通过天空中的剑气与月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诗句译文:
我与周弘同洗耳,乘槎便欲渡三茅。

译文:我与周弘一样欣赏这美妙的自然景象,想要乘坐木筏渡过三茅山。

注释:

  1. 周弘: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
  2. 洗耳:比喻倾听或观赏美好的事物,表示非常欣赏。
  3. 乘槎:乘着木筏。槎,古代船只的一种形状。渡三茅:渡过三茅山,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
  4. 此句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段描述:“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意思是说,孔子曾经在吕梁这个地方看到过悬挂的水高达三十丈,水流形成的泡沫长达四十里,连海里的巨兽都无法游泳。这里的“三茅”或许是指吕梁附近的某个地方,也可能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个美丽的地方。
  5. 《列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奇异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带有寓言性质,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和解释。
  6. 《列子·汤问》中的这段话,虽然未必有确切的历史依据,但它却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自然景观的素材。在许多古代诗词中,我们都可以见到类似的描述和想象,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人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