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苍茫落照中,荒台扶杖倚秋风。
延陵百里吴封旧,震泽三江禹迹空。
浊酒更须浇磊磈,黄金不解铸英雄。
侧身北望中原近,几处神州正朔同。
苏台晚望
注释:
- 野色苍茫:形容田野景色辽阔、颜色暗淡。落照中:夕阳西下,余晖照耀。
- 荒台扶杖倚秋风:在荒凉的台上扶着拐杖,靠着秋风。
- 延陵: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江苏苏州一带。百里:形容距离之远。
- 震泽:今属江苏宜兴市,古时为大湖名。三江:指长江、淮河、太湖三条江河。禹迹: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 浊酒:劣质的酒。更须浇磊磈:意为需要用浊酒来浇平心中的不平事。
- 黄金:比喻才能或价值,这里表示不能用来铸造英雄人物。
- 侧身北望中原近:站在北边望着中原地区,感觉离得并不遥远。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特指中原地区。正朔:正统的礼仪制度。
译文:
当黄昏降临,我独自站在苏台之上,眺望那苍茫的田野和落日余晖,心中感慨万千。这荒废的台榭,是我扶着拐杖倚靠的地方,而此刻的秋风似乎也带着些许凄凉。遥想当年吴国繁荣的都城,如今只剩下百里之外的历史遗迹,那些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
喝一口浊酒吧,仿佛是在用它来浇平心中的不平,但我知道,真正的英雄并不是用金钱就能塑造出来的。站在北方的边界上,凝视着中原的土地,虽然离得不算近,但我的心却从未远离过那里。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都是我所珍视的。
赏析:
这首诗以苏台晚望为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的“野色苍茫”、“荒台扶杖”等意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阔,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而“延陵百里吴封旧,震泽三江禹迹空”二句,则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芜,进一步凸显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现实的残酷性。此外,“浊酒更须浇磊磈,黄金不解铸英雄”二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最后一句“侧身北望中原近,几处神州正朔同”,则将视野拉回到现实,虽然中原地区的局势尚可,但诗人心中的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和期盼却是始终如一,未曾改变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