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儒臣读武经,亲承斋斧下清溟。
鱼龙出海瞻卿月,牛斗回天避将星。
扫荡妖氛清社稷,指挥能事速风霆。
玉堂岂少昌黎笔,重刻平淮第一铭。

这首诗是送别秘书太卿高志道总戎淮西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志道的敬意和对他的期望。

我们来看第一句:“秘阁儒臣读武经,亲承斋斧下清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秘阁中,那些儒臣正在研读武经书籍,亲身体验着斋戒之礼,他们如同在清溟(即大海)中一样。这里的“清溟”是指广阔的海洋,象征着高志道将军将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气魄。

我们看到第二句:“鱼龙出海瞻卿月,牛斗回天避将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鱼龙从大海中出现的时候,人们会仰望明亮的月亮;当星辰在夜空中运行的时候,人们会躲避将军的光辉。这里,诗人用鱼龙和星星来比喻高志道将军的英明和威严,他的出现就像明月和星星一样,让人们感到敬畏。

我们再看第三句:“扫荡妖氛清社稷,指挥能事速风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志道将军能够扫除妖邪之气,让国家恢复清明,他的命令就像风雷一样迅猛有力。这句诗赞美了高志道将军的英勇和果断,他的行动如同风雷一般震撼人心。

最后一句:“玉堂岂少昌黎笔,重刻平淮第一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堂之中并不缺少昌黎的文笔,而且还有高志道将军亲自撰写的“平淮第一铭”。这里的“昌黎笔”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而“平淮第一铭”则是形容高志道将军在平定淮河方面的功绩。这句诗再次强调了高志道将军的才华和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高志道将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敬仰和期待。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明、威武、果断、有才华的军师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